您的位置:首頁 >觀察 > 正文

漾濞:多措并舉筑起生態安全屏障 發放宣傳資料達15000余份

漾濞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下足日常宣傳教育、巡查巡護、生態監測功夫,全力守護蒼山西坡生態資源安全。

蒼山西坡位于漾濞縣境內,是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大理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大理蒼山國家地質公園、大理蒼山世界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境內地形地貌獨特,動植物種類繁多,水資源豐富,是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點區域之一,保護面積達20610公頃。

漾濞縣通過宣傳教育樹牢全民護山意識,注重源頭引導,多措并舉開展宣教活動,加大對《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蒼山保護管理條例》以及自然保護區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以宣傳車流動、專題宣傳和日常宣傳相結合的方式,進校園、進村組、進社區、進廣場,開展以生物多樣性保護、地質公園科普、森林草原防滅火等為主要內容的系列宣傳活動,引導廣大群眾認識蒼山、了解蒼山、保護蒼山,提高全民保護蒼山生態環境的意識,營造保護自然、愛護環境的良好社會氛圍。

今年1月至9月,共開展專題宣講10場次,發放宣傳資料15000余份,群眾對加強蒼山保護區保護管理的認識明顯提升。

漾濞縣以巡查巡護筑起生態安全屏障。嚴格落實保護區生態資源管護各項制度,織密織牢森林草原防滅火網,強化執法力量,加大對砍伐森林、侵占林地等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根據轄區劃分,將蒼山西坡劃分為3個巡護區、13條日常巡護路線、1條總環線,建成3個管護站,網格化開展保護區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安全隱患排查等日常巡查巡護工作,讓蒼山西坡重要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高等植物群落、地質遺跡、重要景觀等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形成群眾共同參與蒼山保護管理的良好局面。

關鍵詞 生物多樣性保護 地質公園科普 森林草原防滅火 蒼山西坡生態資源安全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