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昭陽區永豐鎮的昭通超越現代蘋果產業示范園一派繁忙,來自周邊村社的務工群眾摘下成熟的紅富士蘋果,臉上掛滿了幸福的喜悅。“紅蘋果就是我們的致富果,我家承包管理了90畝果園,還負責管理抽水站,加上土地流轉等收入,去年總收入超過10萬元。”永豐鎮新民社區村民孔令昆說,果園機械化程度高,我們主要負責修枝、拉枝、除草、疏花疏果等人工環節,平時主要靠夫妻兩人,農忙時節要請七八個工人才忙得過來。“以前種地是靠天吃飯,現在承包果園后旱澇保收。”孔令昆說,以前種地時病蟲害、旱澇災害、市場風險等都是自己承擔,除去各種生產成本,掙不到幾個錢。3年前,他把土地集中流轉給昭通超越蘋果公司,隨后又從公司承包了90畝果園進行管理,公司以每年每畝650元的標準支付托管費,并統一技術指導,負責蘋果采摘和銷售。如今,他從一名傳統農民變成了領工資的產業工人。
同村村民孔維艷也在家門口實現了務工增收。為延伸蘋果產業鏈,昭通超越蘋果公司在永豐鎮建成了標準化氣調庫和蘋果分選線,孔維艷在分選車間上班、丈夫開叉車裝卸貨物,夫妻倆每年工資收入超過6萬元。孔維艷說:“在分選車間兩年多來,我已經從一名普通員工成長為了帶班小組長。到了蘋果采收的高峰期,每天開叉車的務工村民有20多人,在分選車間務工的有300多人,在家門口找到了工作,大家很高興。”
近年來,永豐鎮黨委堅持抓黨建促產業發展、促鄉村振興,以“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模式打造現代蘋果產業示范園,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促進數萬畝老果園提質增效,全鎮5萬余畝蘋果產業實現了規模化、組織化、專業化、品牌化發展,“昭陽紅”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為讓更多農戶共享產業發展紅利,永豐鎮黨委健全完善農業市場主體和農民收益聯結機制,探索了脫貧戶產業扶持資金入股分紅、種植大戶承包管理果園增收、蘋果基地和分選車間吸納群眾就業等方式,帶動廣大農戶參與蘋果產業發展、共享產業鏈增值收益,實現了農民增收、企業發展、地方受益“三方共贏”。
截至目前,永豐鎮蘋果產業種植面積達5萬余畝。通過健全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全鎮脫貧群眾2299戶8243人以產業扶持資金入股,實現每年人均分紅增收600元。昭通超越蘋果公司以托管方式將6000畝果園交給75戶村民承包管理,實現每年戶均增收5.2萬元。蘋果基地及分選車間吸納脫貧群眾、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業困難群眾就近務工,每年用工量達15萬人次,實現人均年務工增收2.5萬元。
本報記者 沈迅 文/圖
點評
昭陽區永豐鎮在探索“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的過程中,通過引進龍頭企業與本地政府平臺公司合作組建新的合伙公司,引導農民流轉土地、進園務工、托管果園發展蘋果產業,農民以土地流轉、資金入股、進園務工等方式參與公司生產經營。這一模式適應了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極大地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不僅兼顧了各方利益,還能提高農業生產的組織化、規模化、標準化水平,推動資金、土地、人才、管理、技術等資源的優化配置,讓農戶掌握關鍵技術,通過技術提升實現持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