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丘北縣堅持全面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團結帶領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各族干部群眾,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發展活力持續釋放,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從35.25億元增加到129.6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從21.47億元增加到149.37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5738元增加到20815元。
黨的建設取得新成效
丘北縣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黨史學習教育,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全面提升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加強黨的陣地建設,設立黨支部1347個,建成村小組活動室1076個,創建省州五星級黨組織16個、四星級黨組織104個,三星級黨組織實現全覆蓋。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團結帶領全縣上下集中打了一場正風反腐攻堅戰持久戰,堅決守護丘北政治生態的“綠水青山”,黨風政風持續向上向好。
全面開創小康新局面
丘北縣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全面解決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問題和貧困群眾“兩不愁三保障”難題,順利實現脫貧摘帽,全縣91個貧困村脫貧,17607戶84282名貧困人口脫貧。
農村發展基礎全面夯實。聚焦群眾住房、交通、飲水等民生大事,實施行政村公路提檔升級工程,推動鄉村公路拓寬改建,建制村進村公路實現100%硬化。大力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工程,累計完成農村危房改造67708戶。
農村人居環境全面提升。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和主動性,常態化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大力實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農村人居環境“臟、亂、差”等突出問題得到整治,村容村貌向上向善向美向好。
旅游產業結出新碩果
丘北縣努力拓展“+旅游、旅游+”新業態,實現傳統旅游向觀光旅游轉變,以山水田園旅游康養勝地為“王牌”的旅游業碩果累累。打造了平寨七彩稻田、膩腳萬壽菊花海、官寨漂流等一批鄉村旅游新產品,成功創建了普者黑國家5A級旅游景區和近水鎮、納龍湖等6個國家3A級旅游景區,被認定為全省首批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加速推進普者黑旅游轉型升級,連續23年舉辦中國云南·普者黑“花臉節”,該活動先后榮獲“云南十大民族節慶品牌”“年度最具影響力的旅游節慶活動”。推出《爸爸去哪兒》《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一批品牌欄目,讓丘北縣的旅游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2021年,全縣接待旅客97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91.4億元,較2011年年均分別增長59%和140%,以旅游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占比從“十二五”末的31%提升到46%。
產業發展邁出新步伐
丘北縣始終把產業發展作為富民興縣的重要抓手,緊緊圍繞“做特一產、做精二產、做強三產”發展思路,持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農業產業化步伐明顯加快。重點圍繞辣椒、稻麥、肉牛、生豬、烤煙、蔬菜、水果、花卉、中藥材等“9個十萬”產業基地建設,全面推進以綠色食品為代表的現代農業發展。丘北辣椒榮獲“中國生態食材(辣椒)之鄉”榮譽稱號,被列為2022年度云南省“一縣一業”(辣椒)特色縣??緹煯a業不斷發展壯大,煙葉稅突破億元達1.05億元,榮獲全省“最具影響力煙區”稱號。畜牧業穩定發展,生豬、肉牛調出基地縣得以鞏固。萬壽菊產業實現從無到強,2022年在地面積達32萬畝,加工企業達3戶,實現產值4.1億元??咐渭Z食安全政治責任,糧食總產量達27.52萬噸,連續十年實現增產。農業產業累計培育限上企業76個,認定云南省“綠色食品牌”產業基地12個,農業總產值增加到32.54億元。
新能源發展迅速。著力推進以風電、水電、光伏發電為主的新能源基地建設,逐步建成以風電為主、其他新型能源為輔的新型工業體系。累計建成6個風電場(羊雄山風電場、趕馬路風電場、大龍山風電場、古城風電場、飛尺角風電場、老莊科風電場),裝機29.3萬千瓦,每年可實現發電量約7億千瓦時;建成光伏電站2座,裝機7萬千瓦;累計建成石別、鳳尾、補黨3座水電站,水利常年發電量約8億千瓦時;新增擴容變電站13座,輸電線路2300公里。丘北縣成功入選全國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縣,全縣風電裝機規模即將突破百萬千瓦。2021年規模以上能源企業產值達4.5億元,新能源裝機容量從零增長到36.7萬千瓦,發電量從零增長到7.5億千瓦時,形成固定資產投資近30億元。第二產業總產值增加到38.04億元。
服務業發展迅猛。依托旅游業發展龍頭,引領餐飲、交通運輸、商貿物流等服務業發展,全縣建成賓館客棧320家、餐飲服務663戶,較十年前分別增長210%、345%;全縣通信運營商累計建設基站1683個,其中5G基站466個。電商從無到有,全縣已入駐快遞物流企業8戶,建成了12個鄉(鎮)52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點,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考核名次位列全省前列。第三產業總產值增加到59.04億元。
交通發展開啟新篇章
丘北縣始終堅持建設滇東南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著力加快公路、鐵路、民航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公路骨干網絡構建,丘硯、瀘丘廣富、師丘高速公路實現動工。鐵路建設實現零的突破,云桂鐵路建成通車運營并在丘北縣設置州級站,實現“地無寸鐵”到“高鐵時代”的歷史性跨越,極大地提高了丘北的通達能力。城市軌道交通現代有軌電車示范項目4號線一期工程全面建成營運,成為全國首家通軌道交通的縣級城市。丘北縣民用機場項目納入國家“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前期工作正穩步推進。
城鄉建設展現新面貌
丘北縣發揮規劃調控作用,持續優化縣城空間結構,縣城功能品質大幅提高、精細化管理成效顯著。十年來,全縣累計完成城建項目投資約266億元,累計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40億元??h城建成區面積12.8平方公里,較2011年增加2.8平方公里。全縣城鎮常住人口達12.23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26.72%,較2012年提高3.82個百分點。城鄉市政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高效落實民生實事項目任務,改造提升45個老舊居民小區、160棟住宅樓。強化市政基礎設施新建改造,對城市管網等基礎設施進行新建改造,建成縣城污水管網160.42公里,供水普及率達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綠美城市建設有序推進,完成音樂廣場、椒蓮廣場和普炭路入城口提升改造,改造綠化面積8.8萬平方米。迎賓路、水鄉路等十余條主次干道“一街一景”初見成效,老城區逐步實施“騰空建綠”,完成主城區亮化提升工程??h城綠地面積達453.2公頃,綠化率35.41%,增長3.79%,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民生保障邁上新臺階
丘北縣始終聚焦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持把改善民生擺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實低保、臨時救助、特困供養、特殊困難群體、殘疾人、高齡老人等群體的社會福利。全縣參加養老、失業、工傷保險人數較十年前分別增長131.18%、51.87%、250.03%。大力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全縣就業規模持續擴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規模達到17.8萬人,較十年前增長142.77%;“丘北紡織工”勞務品牌榮獲第三屆全國創業就業服務“我最關注的勞務品牌”和“就業帶動類勞務品牌”殊榮。
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持續加大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實施中小學校義務教育階段“改薄”75所,建成36個村級幼兒園,新建職業中學1所、普通高中3所。全縣學校校舍面積從55.57萬平方米增加到123.27萬平方米。
扎實推進健康丘北建設。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不斷完善醫療衛生基礎設施,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醫院、縣婦幼保健院達到二級甲等資質,縣疾控中心業務用房擴建、縣婦計中心整體搬遷投入使用,12個鄉鎮衛生院和82個村衛生室全部完成達標建設,國家衛生縣城創建通過省級技術評估。
民族團結呈現新氣象
丘北縣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緊扣“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主題,圍繞“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總目標,高位推動民族團結工作。民族地區基礎設施不斷夯實,實施“十百千萬”示范創建工程項目85個,八道哨鄉上那紅村、雙龍營鎮仙人洞村、普者黑村先后被評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按照“12345”民族團結示范創建思路,成功創建國家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2個、省級民族團結示范單位14個、州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251個。2021年,丘北縣被國家民委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
綠色發展實現新突破
丘北縣馳而不息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和“七個標志性戰役”。全面推行河(湖)長制、林長制,成功申報省級美麗河湖2個,丘北縣被水利部列入第四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加強森林丘北建設,完成退耕還林還草26.67萬畝,森林覆蓋率從33.38%提高到42.42%,成功創建12個省級生態鄉(鎮)、23個省級森林鄉村和46個州級生態文明村。普者黑湖保護治理成效顯著,“退、減、調、治、管”五項舉措得到有效落實。十年來,地表水斷面普者黑湖水質年均值穩定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標準以上。
社會治理構建新和諧
丘北縣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持續抓好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辦理涉黑涉惡案件11件,破獲涉黑涉惡刑事案件93起,確定涉黑涉惡和“保護傘”問題線索92條、立案40件,給予處分56人。丘北縣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州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先進縣,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為最得人心的大事之一。
推進法治丘北建設,健全基層治理體系,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建立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十年來,累計受理矛盾糾紛4.1萬件,調處成功3.99萬件。2022年上半年,全縣群眾安全感滿意度調查測評排全省第57位,創歷史新高。
在新的征程中,丘北縣將堅守初心、勇擔使命,繼續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奮斗,全力推動山水田園旅游康養勝地、現代農業示范縣、民族團結示范縣建設,自覺維護公平正義,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