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防范利差損,壽險公司新開發產品定價利率將從3.5%降到3.0%”的消息,引起市場普遍關注。
多位業內專家分析表示,短期來看,壽險新產品定價利率下調,將會對普通型養老年金及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長期年金、增額終身壽險等儲蓄類保險產品有所影響。但長期來看,有利于防范化解長期利差損風險,價格戰的空間將縮小,改善經營質量。
業內專家同時提示消費者,保險產品要買合適自己風險狀況的,而不是所謂便宜的。另外,定價利率下調僅對定價利率3%以上的產品有影響,對原來定價利率就在3%以下的產品幾乎沒有影響,并不是對所有老產品都應該抓緊時間“上車”。
【資料圖】
防范化解長期利差損風險 縮小價格戰空間
壽險新產品定價利率下調可能對市場帶來哪些主要影響?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院長助理王國軍分析表示,壽險產品定價利率下調最直接的結果是同一壽險產品費率升高,對市場的間接影響是保險公司的利差損壓力有所降低,利潤水平將有所提升,價格戰的空間縮小。
東吳證券分析師葛玉翔等表示,若未來行業預定利率下降,影響“短空長多”。從短期來看,引導降低負債成本將大幅刺激產品銷售,尤其是普通型養老年金及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長期年金,老產品停售炒作難以避免。中期來看,預定利率跟隨評估利率下行,保險公司分紅險占比提升,傳統險業務占比下降,雖然儲蓄型業務吸引力略有下降,但分紅險占比提升有望緩解人身險公司剛性負債成本壓力。長期來看,有望引導人身險公司降低負債成本。
興業證券分析師孫寅等表示,定價利率下調短期對儲蓄產品銷售可能有一定影響,但長期有利于行業化解利差損風險以及推動格局優化。
招商證券非銀行金融首席分析師鄭積沙等表示,預計短期內或將導致增額終身壽等儲蓄險需求的集中釋放,隨后可能面臨銷售疲弱的一段真空期,保費收入將產生一定波動。但中長期來看,保險產品剛兌的市場稀缺性正在逐步顯現,儲蓄類產品需求持續存在,后續保費增速預計將逐步恢復正常,而產品定價利率的下調則有助于保險公司化解長期利差損風險,改善經營質量,維護行業穩健發展。
并不是所有老產品都應該抓緊時間“上車”
如前所述,東吳證券、興業證券、招商證券等分析師均提到,壽險產品定價利率下調,短期內將影響普通型養老年金及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長期年金、增額終身壽險等儲蓄類保險產品。
資深精算師徐昱琛也表示,壽險產品定價利率下調,對儲蓄類及終身類壽險影響較大,對重疾險也會有一定影響。
針對保險消費者有沒有必要抓緊時間“上車”,王國軍分析表示,其一保險產品要買合適自己風險狀況的,而不是所謂便宜的;其二,定價利率下調僅對定價利率3%以上的產品有影響,對原來定價利率就在3%以下的產品幾乎沒有影響。
首都經貿大學農村保險研究所副所長李文中表示,首先,降低壽險產品的定價利率,意味著保險產品價格的上漲,這會使率先降低定價利率公司的保險產品在市場同其他公司產品及部分金融產品相比市場吸引力下降,也會使部分老產品相較新產品更有市場吸引力。其次,保險公司降低定價利率還有可能誘發退保,特別是當市場利率在短期內快速轉向的情況下,給保險公司帶來流動性壓力。當然,并不是對所有老產品都應該抓緊時間“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