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經濟 > 正文

天天觀熱點:三季度GDP回暖 基建投資連續5個月回升 三季度經濟數據還有哪些看頭?

財聯社10月24日訊(記者 哈力克)今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三季度GDP達到307627億元,同比增長3.9%,與二季度相比,經濟回暖態勢進一步鞏固。其中,消費貢獻明顯。

此外,數據也表明,前三季度消費市場波動恢復,消費需求改善;基建投資連續5個月回升;工業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恢復;CPI溫和上漲,PPI逐季回落。

業內人士表示,三季度經濟復蘇步伐明顯加快,預計四季度加力鞏固經濟恢復發展基礎,但仍需要關注出口等方面的壓力。


(資料圖)

三季度GDP回升,消費貢獻明顯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87026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3.0%,比上半年加快0.5個百分點。

三季度GDP達到307627億元,同比增長3.9%,與二季度GDP的0.4%同比增幅相比,經濟回暖態勢進一步鞏固。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三季度經濟復蘇步伐明顯加快,主要是疫情防控常態化,經濟活動持續恢復。同時國內紓困助企、穩增長政策有效對沖內外干擾因素,有效需求穩步恢復,以及去年的基數有所降低。但是局部散點疫情和極端氣候對經濟供需兩端的復蘇進程還是構成一定擾動影響,經濟增長略不及預期,目前經濟仍偏離潛在產出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消費對三季度GDP貢獻占比較重。數據顯示,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52.4%,拉動GDP增長2.1個百分點。

投資方面,三季度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20.2%,拉動GDP增長0.8個百分點。三季度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27.4%,拉動GDP增長1.1個百分點。

此外,三季度也有一些行業增速變化顯著。例如,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增速由負轉正,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1.6%、2.6%和2.8%,合計拉動經濟增長0.3個百分點。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三季度受疫情反復、高溫限電、地產低迷等因素拖累,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下沿。但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不斷發力,內需推動經濟保持恢復向好態勢。

展望四季度,溫彬預計,經濟增速會較三季度有所好轉,預計同比增長4.0%左右,全年增長3.5%左右。

“基建投資將繼續發揮托底作用,房地產市場有望弱企穩,預計四季度內需將會延續恢復態勢。不過,四季度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出口增速放緩,這將會對部分制造業投資產生拖累。此外,由于居民部門預防性儲蓄率仍處較高水平,加杠桿意愿不足,企業部門信心同樣需要整固。所以預計四季度經濟運行會略好于三季度,但回到5.0%-5.5%的潛在增長水平難度較大。”溫彬說。

消費市場波動恢復,消費需求改善

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0305億元,同比增長0.7%,上半年為同比下降0.7%。

值得注意,三季度較二季度加快恢復,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同比下降4.6%改善為同比增長3.5%。

“在穩增長促消費政策支持下,消費需求總體延續恢復態勢,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逐步鞏固。”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趙同錄說。

具體到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745億元,同比增長2.5%,增速比8月份回落2.9%。其中,餐飲收入拖累較大,從8月增長8.4%回落至9月下降1.7%

“今年以來,受疫情多點散發影響,消費市場在波動中恢復。年初消費市場保持較快增長,4月份降至低點,6月份后恢復增長。”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司長董禮華說。

周茂華稱,三季度消費復蘇步伐有所加快,但受短期因素擾動,復蘇步伐略不及預期,非必選和服務需求目前仍偏弱。從趨勢看,四季度消費消費支出動能有望逐步增強。主要是國內疫情防控常態化,經濟活動持續恢復;汽車等大宗商品政策刺激消費需求,汽車銷售將繼續維持高位;國內樓市有望逐步筑底回穩。

溫彬表示,疫情反復對線下接觸型消費帶來較大影響,消費意愿仍需要整固。

“下一階段消費仍將受到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方面,居民消費信心仍處于偏低水平,預防性儲蓄率仍然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居民消費的基礎仍然穩健,政策效應將會繼續發揮。預計消費有望延續穩健復蘇態勢。”溫彬說。

基建投資連續5個月回升

投資方面,前三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以下同)421412億元,同比增長5.9%,增速比1—8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小幅回升。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7%,增速比二季度加快1.5%。9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長0.53%。

分領域看,前三季度,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6%,增速比1—8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連續五個月回升。

周茂華表示,年初以來,基建總的投資規模比往年擴大得更快。基建規模也比往年更大。由于當前外需前景不確定性較大,國內消費處于恢復階段,整體偏弱,房地產行業處于筑底回穩階段,基建在穩增長中的作用更加凸顯。

制造業投資增長10.1%。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3.4%,增速比1—8月份加快0.4%,比全部制造業投資增速高13.3%。

溫彬表示,9月制造業投資增速繼續回升,一是監管層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于制造業尤其是設備更新改造的支持,貸款利率水平繼續走低,均有助于制造業投資加速;二是制造業產能利用率回升。三是企業對未來預期好轉。

“不過,制造業投資增速能否持續回升還需觀察。因為,由于企業盈利正在放緩;出口增速受外需限制或將延續放緩,將對制造業投資形成制約;制造業投資去年下半年逐月走高,基數效應也不容忽視。”溫彬說。

此外,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8.0%。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0142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2.2%;商品房銷售額99380億元,下降26.3%。

“制造業投資繼續維持高位,基建投資增速繼續加快,在穩定經濟大盤中發揮關鍵作用,有效對沖房地產投資下滑影響。”周茂華說。

趙同錄表示,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效能不斷釋放,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有效投資規模持續擴大,對經濟恢復的關鍵作用增強。

工業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恢復

數據顯示,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前三季度同比增長3.9%,比上半年加快0.5%;第三季度同比增長4.8%,較二季度回升4.1個百分點。

從月度情況看,7、8、9月份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8%、4.2%、6.3%,呈加快恢復態勢。9月數據好于市場預期。

“9月份,隨著極端高溫天氣消退、部分地區高溫限電對工業生產影響減弱及部分行業需求回暖,疊加同期低基數影響,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生產加快回升,增加值同比增長6.3%,較上月加快2.1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工業統計司副司長江源說。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中,汽車制造業增速亮眼。其增加值同比由二季度下降7.6%轉為大幅增長25.4%,對工業經濟拉動作用顯著。汽車產量由二季度同比下降8.5%轉為增長31.4%。

周茂華預計,工業產出有望進一步恢復。上游受商品價格維持高位,國內保供穩價措施持續發力。國內需求穩步恢復,國內紓困助企、金融支持政策降低企業經營壓力,上下游工業企業利潤結構改善,穩增長為工業制造業帶來訂單等,利好工業生產恢復。

溫彬預計,基建投資繼續快速增長、房地產市場逐漸企穩,內需將延續恢復勢頭。但外需受全球經濟放緩影響有所回落,兩者將影響下一階段工業生產。

江源表示,各項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措施落地顯效,但受疫情散發多發、市場需求恢復相對較弱、企業盈利能力下降等因素影響,工業企業生產經營依然面臨較多困難。下階段,要進一步推動各項穩經濟政策措施落實落地落細,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幫助企業紓困解難,不斷鞏固工業經濟恢復向好的基礎。

CPI溫和上漲,PPI逐季回落

前三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0%,漲幅比上半年擴大0.3%。其中,一季度上漲1.1%,二季度上漲2.3%,三季度上漲2.6%。

此外,前三季度,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9%,漲幅比上半年回落0.1個%,影響CPI上漲約0.70個百分點。

前三季度中,能源價格同比上漲13.2%,對CPI拉動作用明顯,影響CPI上漲約0.93個百分點,占CPI總漲幅四成多。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0%,影響CPI上漲約0.36個百分點。

此前,影響9月CPI上漲的食品價格中,豬肉價格漲勢最為明顯,上漲36.0%,漲幅比上月擴大13.6%。當時有業內人士分析,受前期產能去化導致的供給偏緊影響,加上節日等季節性因素助推,豬肉價格重回上漲區間,不過,整體看豬肉價格漲幅明顯低于今年春夏季的第一波漲幅。

此次數據顯示,7月份以來受生豬產能去化、部分養殖戶壓欄惜售和消費需求回升等因素影響,豬肉價格同比開始上漲,前三季度平均仍下降18.0%,影響CPI下降約0.30個百分點。

PPI方面,前三季度,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上漲5.9%,漲幅比上半年回落1.8個百分點。其中,一季度上漲8.7%,二季度上漲6.8%,三季度上漲2.5%,漲幅逐季回落。

此外,前三季度,生產資料價格上漲7.4%,漲幅比上半年回落2.5個百分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下游企業面臨的成本壓力。

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司司長王有捐表示,PPI漲幅回落,除受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影響外,還主要受保供穩價穩步推進、輸入性價格傳導壓力有所減輕、部分行業需求偏弱等三方面因素影響。

關鍵詞 基建投資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