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0月25日訊(記者 沈述紅)明星基金經理的持倉變動一向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今日晚間,“頂流”基金經理劉格菘管理的廣發小盤成長(LOF)披露的三季報顯示,該產品9月底規模達到了105.49億元,較二季度末的116.05億元下降了10.56億元。
同期,其持倉結構并沒有進行大幅度的調整,依然圍繞已經建立全球比較優勢的高端制造產業鏈布局。其管理的廣發小盤成長三季度股票倉位有所下降,并增持國聯股份為第一大重倉股,同期,劉格菘還增持圣邦股份至565.36萬股。賽力斯和健帆生物分別被新進為第六大重倉股和第十大重倉股,同時持有晶澳科技、隆基綠能、億緯鋰能、福萊特的股票數量維持不變,此外,錦浪科技、龍佰集團遭到了減持,二季度末的第一大重倉股小康股份,以及第十大重倉股泰康生物,已退出其前十大重倉股行列。
劉格菘認為,全球宏觀環境的預期變化給市場定價的分母端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市場整體估值水平進一步向歷史低位靠近。從過去的經驗看,分母端的沖擊帶來的資本市場調整,短期都會具有“超調”的特征,站在中長期看,當市場出現“超調”時,很多成長性行業的資產容易被錯誤定價,此時反而會帶來更多確定性較高的投資機會。
【資料圖】
在他看來,在市場暫時的錯誤定價中,成長確定性較強的行業性價比會越來越高,中長期看,市場的大機會正是在錯誤定價的過程中醞釀的。
資產配置上,全球比較優勢制造業的成本優勢、產業聚集效應,以及上下游體系的創新協同生態,是劉格菘看好這個方向的基礎。“這種優勢一旦建立,領先優勢會不斷擴大,護城河不斷變寬,短期的市場波動不會改變我們的判斷。”
持倉結構未有大調整,國聯股份成第一大重倉
截至三季度末,劉格菘管理的廣發小盤成長規模達到了105.49億元,較二季度末的116.05億元下降了10.56億元。與之相對應的是,該產品三季度凈值跌幅為12.49%。而從年初至今,該產品回報為-15.72%。
同期,該基金股票倉位為87.73%,較二季度末的91.91%繼續下降,持倉結構并沒有進行大幅度的調整,依然圍繞已經建立全球比較優勢的高端制造產業鏈布局。
具體而言,截至9月底,廣發小盤成長前十大重倉股依次為:國聯股份、晶澳科技、錦浪科技、隆基綠能、圣邦股份、賽力斯、億緯鋰能、福萊特、龍佰集團、健帆生物。
三季度,劉格菘增持國聯股份為第一大重倉股,持股數量從上一季度末的837.16萬股增至952.93萬股。同期,劉格菘還增持圣邦股份至565.36萬股。賽力斯和健帆生物分別被新進為廣發小盤成長第六大重倉股和第十大重倉股,如今的持股數分別為1420.30萬股、943.22萬股。
晶澳科技依舊為廣發小盤成長第二大重倉股,持股數保持不變,為1408.49萬股;該產品持有隆基綠能、億緯鋰能、福萊特的股票數量也維持不變,分別為1663.80萬股、839.95萬股、1593.70萬股。
錦浪科技則遭到了減持,其持股數從437.35萬股減至404.30萬股。同樣被減持的還有龍佰集團,持股數從3541.41萬股減至3141.41萬股,減持數量為400萬股。二季度末的第一大重倉股小康股份,以及第十大重倉股泰康生物,已退出其前十大重倉股行列。
廣發小盤成長(LOF)2022年三季度末前十大重倉股大機會在錯誤定價過程中醞釀,當前時點需保持耐心
2022年三季度,A股市場再次迎來調整。調整的原因一方面是美國核心通脹率超預期,美聯儲加息,美債收益率上行,美元指數上行,對全球流動性及風險偏好構成了沖擊,另一方面,由于復雜的國際環境以及全球能源成本上升,投資者對未來全球經濟增長與通脹的悲觀預期增強。
從三季度市場的結構上看,除少數傳統行業外,成長性行業普遍調整。劉格菘認為,全球宏觀環境的預期變化給市場定價的分母端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市場整體估值水平進一步向歷史低位靠近。從過去的經驗看,分母端的沖擊帶來的資本市場調整,短期都會具有“超調”的特征,站在中長期看,當市場出現“超調”時,很多成長性行業的資產容易被錯誤定價,此時反而會帶來更多確定性較高的投資機會。
在他看來,錯誤定價的來源,一方面是宏觀沖擊帶來的對未來增長預期的調整,投資者容易在悲觀時刻將當下預期線性外推,悲觀預期會被放大到資產定價中,市場對估值的容忍度大幅下降,同時增長的預期會被打折。另一方面,錯誤定價來自于交易因素,市場參與者悲觀情緒占比上升,風險偏好下降。
“在市場暫時的錯誤定價中,成長確定性較強的行業性價比會越來越高,中長期看,市場的大機會正是在錯誤定價的過程中醞釀的。”劉格菘說道。
在他看來,全球比較優勢制造業的成本優勢、產業聚集效應,以及上下游體系的創新協同生態,是他看好這個方向的基礎。“這種優勢一旦建立,領先優勢會不斷擴大,護城河不斷變寬,短期的市場波動不會改變我們的判斷。”
基于長周期視角,劉格菘對基金配置的資產充滿信心,他希望投資人也能從長周期的視角進行投資,在當前時點保持耐心,避免情緒化的判斷占主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