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經濟 > 正文

著名醫刊《心臟》:新冠重癥患者血栓風險是常人28倍

財聯社10月26日訊(編輯 卞純)根據英國科學家本周發表的一項大型研究,新冠患者患血栓的風險高于常人,其中重癥患者患血栓的可能性更是顯著增加。


【資料圖】

根據周一發表在《英國醫學雜志》子刊《心臟》上的研究,新冠輕癥患者(未住院的患者)發生血栓的可能性是未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的2.7倍。一旦出現血栓,他們死亡的可能性是常人的10倍。

研究還發現,因感染新冠病毒而住院的患者總體上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顯著增加。不管是輕癥還是重癥患者,在感染后的頭30天內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最高,之后患病風險持續存在。

根據該項研究,因感染新冠而住院的患者發生血栓的可能性是常人的28倍,發生心力衰竭的可能性是常人的22倍,發生中風的可能性是常人的17倍。總體而言,他們死亡的可能性是常人的100多倍。

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的科學家們跟蹤了1.8萬名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第一年感染新冠的人,并將他們的健康狀況與近3.4萬名沒有感染該病毒的人進行了比較。

對參與者進行的跟蹤,一直持續到他們患上心血管疾病、死亡或這項研究2021年3月結束時。大部分病例研究是在2020年12月疫苗在英國推出之前進行的。

新冠患者須警惕心血管疾病

科學家們表示,他們的發現和成果凸顯出,即使對于新冠輕癥患者而言,長期監測心血管疾病也非常重要。

“我們的研究結果強調,過去感染過新冠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在疫苗接種機會有限、暴露于COVID-19的人口更多的國家,這種風險可能更高。”該研究的作者寫道。

此前公布的一些研究結果也揭示了新冠和血栓之間的聯系。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9月份刊登的一項研究,即便感染新冠一年后,染疫者發生血栓的風險仍較健康者要高。

相關研究針對140萬例染疫者診斷結果進行分析,發現估計有一萬多個病例與血栓有關,確診后的第一周,靜脈問題的風險比常人高出33倍,即使在確診27至49周后,風險仍然比從未感染過的人高出1.8倍。

而今年早些時候,瑞典的一項研究發現,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在感染后長達6個月的時間里出現嚴重血栓的風險會增加,即使是輕癥病例也不例外。

關鍵詞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