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經濟 > 正文

【世界速看料】首架C919驗證飛行,大飛機放量在即,萬億市場空間廣闊,關注核心受益標的

近日,據中國民航網,東航接收的全球首架C919飛機,將從12月26日開始100小時的驗證飛行。在C919完成航線驗證飛行后,局方將對驗證結果進行審定和檢查,確認東航具備安全運行C919飛機能力之后,會頒發相應的運營許可。據悉,東航將爭取在2023年春將C919正式投入商業載客運營。

大飛機進展加速,產業鏈放量在即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作為國之重器的大飛機相關產業發展迅速。12月初,全球首架C919正式交付中國東方航空,此次交付東方航空的是C919的基本型,未來,C919也會推出系列化產品。一直以來,全球民用航空由波音、空客兩家航空巨頭壟斷,而隨著我國國產民機入局,國內航空產業鏈有望集體受益。目前,C919國產大型飛機已經獲得32家用戶的超1000架訂單。

天風證券指出,根據公開資料顯示,C919客機單價約為0.99億美元,且已累計獲得訂單約1060架,累計潛在銷售額約為1049.4億美元。隨著C919干線客機完成適航取證,邁入商業使用新階段,中國商飛有望進一步獲得更多來自于國內航司與租賃公司的訂單,而伴隨著C919客機排產的增加,國產民機制造業有望快速達到經濟規模點,迎來規模效應。

此外,我國自主研制的噴氣式支線客機ARJ21也于近日首次交付海外客戶印尼翎亞航空,標志著國產噴氣式客機首次進入海外市場。據悉,ARJ21飛機是中短程渦扇支線客機,航程2225至3700公里,主要用于中心城市與周邊中小城市的輻射型航線。此次ARJ21成功出海,意味著國產客機發展將迎來第二增長曲線,大飛機產業鏈迎來放量階段。

萬億市場空間廣闊,關注核心受益標的

近年來,受替換老舊飛機和滿足新增的航空出行需求影響,國內民用航空市場規模不斷擴容。目前,全球航空運輸業正從此前疫情影響中逐步復蘇,中國作為未來二十年成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場,客機需求巨大。據《中國商飛市場預測年報(2022-2041)》預測,未來20年我國航空市場將接收9284架客機(占全球21.9%),交付價值達1.47萬億美元(占全球23%)。

信達證券指出,發展大飛機對國民經濟增長具有帶動效應,大飛機產業鏈蓄勢待發。大飛機投入產出比高達1:80,一架大飛機通常有300-500萬個零件,發展大飛機能帶動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領域的發展。大飛機產業化正在提速,關鍵零部件國產取得多項成果,國內廠商參與度和專業化整合程度不斷提高。具體可關注的方向上:

1)機體結構產業鏈:大部段(中航西飛/洪都航空/中直股份)、零部件加工(中航重機/愛樂達)、鈦合金(西部超導/寶鈦股份)、碳纖維(中航高科/光威復材/楚江新材)。

2)機載系統產業鏈:系統供應商(中航機電/中航電子)、元器件(中航光電/航天電器)、剎車盤/系統(北摩高科/博云新材)。

3)航空發動機產業鏈:主機廠(航發動力)、核心配套(航發控制、航發科技)、高溫合金(撫順特鋼、鋼研高納)等。

關鍵詞 空間廣闊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