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經濟 > 正文

季報風吹暖家電行業!龍頭年內股價強勢翻倍,受益上市公司一覽

財聯社4月23日訊(編輯 若宇)家電板塊本周表現強勢,疊加業績高增方向個股表現尤為亮眼,一季報凈利同比增660%的家用冰箱、冷柜的研發與制造商奧馬電器、Q1凈利同比增2280%的白色家電股長虹美菱以及一季度凈利同比最高預增135%的國內中央空調龍頭海信家電分列周漲幅榜前三,漲幅分別為31.49%、31.37%和27.98%

從2023年全年角度看,海信家電年內股價累計最大漲幅101.82%且本周五再創歷史新高、長虹美菱和黑電龍頭海信視像累計最大漲幅均在70%左右。

對于家電板塊近期持續上漲的原因,有基金經理分析,首先,業績層面,4月中旬部分家電公司的Q1業績大超預期;其次,經營層面,二季度內外銷低基數,Q1空調內銷出貨大幅增長,3月家電出口數據超預期,需求整體復蘇趨勢確定性較強;最后,資金層面,一季報業績較好預期下,板塊資金風格切換,家電板塊低估值、高股息的配置性價比突出


(資料圖)

中信期貨在4月2日的研報中指出,從家電板塊整體估值來看,經過2021年以來的不斷回調,目前已經回落到了近年來的低位。隨著疫情管控放開疊加政策刺激下地產端的回暖,家電消費預期有望持續修復推動板塊估值持續提升。

此外,美的、海信、長虹、火星人等多個家電企業近期宣布接入文心一言,AI賦能家電智能化也引發了不少市場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家電分為黑電、白電、廚電、小家電4種類型。其中白電主要指“空冰洗”三大件,屬傳統剛需消費范疇;小家電為近年新興的個性化可選消費領域細分賽道眾多。

民生證券在4月10日的研報中指出,家電行業國內市場銷售規模自2018年起出現下滑,2020年疫情沖擊下,銷售規模由2019年的8211億元銳減至7297億元,此后連續三年保持低位。2022年家電行業銷售規模共計7307億元,同比下滑3.13%。

產業鏈方面,家電行業受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及下游渠道銷售、需求等影響。通常上游零部件企業規模較小,前五客戶集中度高,但中游的龍頭家電制造商(美的、格力等)大多擁有完整產業鏈,且采購策略較為較為分散,同時對下游渠道管控能力也相對較強,因而擁有較高的議價話語權與產品定價權。

需要注意的是,據平安證券研究所介紹,歷經多輪行業周期與洗牌,傳統大家電已進入以存量更新為主的瓶頸期,“空冰洗”均已誕生出國內自主品牌龍頭,市場格局已相對固化;例如空調、洗衣機市場分別呈現“格力+美的”、“海爾+美的”的雙寡頭格局,冰箱則為“一超多強”,海爾一家市占率超3成,中小品牌的發展空間較為受限。

業內人士指出,未來基礎利率和理財端收益率的下降,將會對中國資產包括股票資產的定價產生歷史性的影響,除少數真正意義上的新興成長行業之外,優質紅利股將面臨價值重估的機會

中信證券紀敏認為,家電行業部分龍頭的現金流和分紅的穩定持續將具有稀缺屬性,或受益于定價重估。建議關注:低估值+穩定現金回報:格力電器和美的集團;治理改善+業績高增:海信家電和海信視像;渠道改革+治理優化:華帝股份;內銷回暖:老板電器和歐普照明;受益于AI算力需求激增:申菱環境

信達證券指出,家電行業中不乏國央企背景的企業,如四川長虹、長虹美菱、春蘭股份、深康佳等。其認為,隨著企業內部結構的調整、經營戰略的明確、激勵措施的發布,這些國企背景的家電企業在效率和盈利改善方面或將擁有較大的改善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有基金經理表示,部分漲幅較大的標的,尤其是一些和AI沾邊的標的,其估值是出現較大泡沫的。短期其價格可能已經在資金主導的區間,會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此外,分析人士指出,如今的家電市場就是典型的“二八格局”,即不到20%的家電廠商,占據著超過80%的市場份額,大量企業在“供過于求”的市場環境中只能內卷、惡戰。

關鍵詞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