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財聯社4月29日訊(記者 黃路)2022年酒鬼酒(000799.SZ)凈利潤突破10億元關口后,今年Q1增速又出現同比下滑。公司相關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原因在于上年Q1的基數較高,加上白酒消費尚未完全恢復,導致Q1增速不及預期。
4月28日晚,酒鬼酒發布2023年一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9.65億元,同比下降42.87%;凈利潤3億元,同比下降42.38%。公司方面解釋稱,營收下降主要因為酒鬼系列、內參系列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凈利潤下降主要系營收較去年同期下降。
結合2022年年報看,公司去年營收40.50億元,同比增長18.63%;凈利潤10.49億元,同比增長17.38%。主要系酒鬼系列、內參系列銷售收入增長所致。其中內參酒、酒鬼系列營收占比分別28.57%、56.06%。
近年來,隨著白酒企業集體邁入高端化,酒鬼酒將內參酒定位為公司高端戰略大單品。經歷了連續幾年的高增長后 ,在白酒“內卷”加劇的存量競爭市場,內參酒Q1銷量增勢開始出現疲態,這或源于公司內參酒的全國化布局進程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2022年,公司先后發布《關于加強52度內參酒市場秩序的通知》《關于明確52度500ml內參酒2023年度銷售總量的通知》等文件,通過市場管理、配額管理等方式,進行產品批價管控、重點市場促動銷等工作,以維護內參價格體系穩定。酒鬼酒分管銷售的副總經理王哲亦坦言,“公司費用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推動現有銷售模式進行轉變,不斷趨向C端的運營體系搭建,提高費用管理及效能,從而更加適應現階段酒鬼酒全國化進程。過去幾年領先行業的高增長,可能掩蓋了一些不足,需要正視也需要及時調整,越是行業波動越要修練好內功,堅持做正確的事情,對企業長遠發展負責。”
就各大上市酒企已披露的財務數據來看,酒企業績開始出現分化,“去庫存”已經成為各大酒企今年的首要任務,市場份額繼續向頭部酒企集中。在一線陣營中,以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為代表的酒企Q1凈利分別同比增20.58%、15.88%、29.1%。在二線陣營中,除了酒鬼酒之外,水井坊、老白干酒等也經歷今年以來的“寒潮”,Q1凈利分別同比降56%、61%。
如何扭轉Q1銷售不暢的局面?酒鬼酒相關人士表示,公司主動進行了策略調整,正在推進費用改革和產品矩陣結構的優化。在強化腰部產品的方針下,公司設立了紅壇業務部以推進紅壇酒鬼深度市場培育。另外,公司回款進度也在逐步恢復,內參系列去庫存情況良好,批價較前期有所提升。目前公司庫存情況處于正常水平,經銷商信心在恢復,相信隨著經濟的恢復和發展,2023年的白酒經營環境會是一個逐步向好的過程。
他還透露,通過對原生產二區車間改擴建以及精細化生產安排,公司2022年基酒產量11209噸,同比增長10%;公司生產三區一期工程、生產三區二期工程在建,計劃2023年完成三區一期工程建設,三區項目建成后將新增1.08萬噸馥郁香型基酒產能。
(編輯 劉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