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出現了“小農戶”的概念,將“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效銜接”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措施。作為一個農耕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小農戶不僅是農業經濟的基本單元,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鄉土情結。據報道,為了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我國今年將針對小農生產研究制定專門的扶持政策意見。具體措施包括培育各類專業化市場化服務組織,推進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幫助小農戶節本增效;扶持小農戶發展生態農業、設施農業、體驗農業、定制農業,提高產品檔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間等。
貸財行相關負責人說道:“在6億多生活在農村的居民中約有2.3億是小農戶,其中大多小農戶面臨發展不充分問題。以資金服務為例,與城市企業、居民相比,大部分小農戶很難享受到與之同等的資金服務,因為沒有充足的資金支持,其經營規模很難得到提升與發展。”
作為一家從事普惠三農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平臺,貸財行多年來一直為解決農民融資難問題而努力。據貸財行工作人員介紹,來自盤錦的堿地柿子種植戶任大姐就是其中受益者代表之一。在接觸貸財行之前,任大姐為資金問題想了不少辦法,因為礙于面子不好向親戚朋友借錢,跟農村合作社借款又需要三戶聯保手續繁瑣,最后是貸財行幫他解決了難題。貸財行與涉農企業合作,嚴格篩選其產業鏈條上的借款農企或農戶,核心企業按照擔保方案,為任大姐這樣的農戶提供擔保,貸財行以信息中介的身份為投資人與農戶搭建橋梁,從而解決農企或農戶的資金難題。
通過這種方式在貸財行獲得資金服務的農戶已不計其數,貸財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發揮平臺的推動作用,鼓勵和支持小農戶發展,讓小農戶在鄉村振興中迸發活力,釋放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