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聲”援武漢,黃河交通學院青年教師《為愛抗戰》

武漢加油!為了銘記,更為了武漢抗疫的最后沖刺!日前,黃河交通學院青年教師們用音符、用歌聲、用滿腔熱血,譜寫了《共同守護愛的家園》、《為愛抗戰》這兩首公益歌曲,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

飽含激情,守望相助!這兩首歌曲,已經從鄭州市黃河北岸的黃河交通學院傳唱起來了,為了最后的堅守,為了最后的勝利。

據了解,這兩首歌曲是由黃河交通學院藝術教研室的青年教師錢坤、張曉平、楊秀葉、楊帆作詞作曲,用心用愛用滿腔熱忱,日夜兼程創作出來的,現已經在黃河交通學院的20000余名師生中,廣為傳唱。

“聲”援武漢,黃河交通學院青年教師《為愛抗戰》

“前不久,鐘南山院士在回答《環球時報》記者關于疫情拐點的問題時表示,現在沒有任何人可以做一個嚴格的拐點預測,說明現在的疫情還不可以掉以輕心。”錢坤老師告訴記者。錢坤,是這兩首歌曲的組織策劃者,也是該校藝術教研室主任,談起創作的初衷,她的眸子里充滿的都是對“戰疫”的堅定和自信,“在這個非常時期,雖然我們不能親自深入抗疫一線,但是我們的心是和前線的‘戰士’綁在一起的。雖然這幾天的疫情看似好轉了,雖然勝利就在眼前了,但是最后的決戰至關重要。我們的心永遠和這些‘戰士’在一起,守望相助,《為愛抗戰》。這也是我們創作歌曲的初衷!”

“聲”援武漢,黃河交通學院青年教師《為愛抗戰》

據悉,黃河交通學院青年教師用歌聲參與抗疫,用歌聲激勵一線醫務“戰士”,得到了該校師生的積極響應,雖然現在學校還沒有開學,但是,這些膾炙人口的歌聲,已經通過網絡的方式,在該校20000余名師生中廣為傳唱,成為了該校的流行歌曲。

“共殲瘟疫,早日復課,早日恢復大學校園的生機與活力,是我們四個老師的共同心聲,我相信也是所有大學老師的心聲。用心呵護,用愛激勵,共同守護愛的家園。”這次參與歌曲創作的該校青年教師張曉平告訴記者。

“聲”援武漢,黃河交通學院青年教師《為愛抗戰》

“聲”援武漢,黃河交通學院青年教師《為愛抗戰》

據悉,2月20日,河南省新冠疫情防控指揮部下發了關于分區分級做好交通運輸保障工作的命令后,全省絕大部分卡點撤銷,該校青年教師楊秀葉、張曉平、楊帆老師得知情況后,立即意識到卡點雖然解除了,但是疫情依然還沒有解除,而那些戰斗在一線的“戰士”,工作依然嚴峻,于是她們私下商定創作歌曲,連夜加班創作,“聲”援武漢。

楊秀葉說,“看到這么多的醫護人員在危難面前義無反顧,舍小家為大家,作為一名音樂教育工作者,我覺得應該為此做點什么。于是,我們決定用音樂譜寫下自己的心聲,譜寫下中原人的牽掛,把對武漢人民的真摯感情融入到了每一個音符里。加油,武漢!”

“聲”援武漢,黃河交通學院青年教師《為愛抗戰》

冬已去,春盎然!參與創作的青年教師楊帆介紹,為了早日完成創作,為抗疫戰士交上一份高質量的答卷,她們這幾位青年教師放下手里的所有工作,克服所有困難,全身心投入,沒有條件創造條件,沒有專業電腦編曲就去借,沒有專業錄音設備就千方百計去尋找,沒有鋼琴就去朋友家蹭,為的就是要在最快的時間完成歌曲的創作。她們表示,不能在抗戰一線救死扶傷,但可以用歌聲傳遞力量、傳遞溫暖、傳遞愛心和信心,作為藝術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希望盡己所能,為武漢人民、為全中國人民加油。(劉芳)

關鍵詞

熱門資訊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