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天安保險公司舉辦2020年虧損機構治理培訓會議

為有效控制虧損機構的虧損面、虧損金額,提升公司整體經營效益和發展質量,5月22-23日,公司2020年虧損機構治理培訓會議在上海卡園職場召開,公司總裁室領導、部門主要負責人、各渠道負責人,遼寧、廣西、北京、重慶、山東、江西等分公司主要負責人、30多家虧損中支公司主要負責人參會。

公司副總裁張宇生以《盈利是一種能力》為主題作開班動員講話。張總指出,2019年公司實現了整體承保盈利,虧損中支數量和虧損金額大幅降低,但仍然有116家中支虧損,其中35家中支虧損金額超過300萬元。張總要求各機構負責人必須提升自我,強化管理,實現效益發展:一是治虧必須強化盈利思維。機構經營要始終堅持效益發展觀,堅持一切經營活動以盈利為衡量標尺,建立以盈利為核心的激勵機制。二是治虧必須強化效益發展思維,只有效益發展才能走出虧損的窘境。三是治虧必須強化管理思維,做到精細化管理,注重過程管理,強化短板管理,提升整體管理水平。四是治虧必須強化責任思維,領導即擔當、管理即修行。只要樹立強烈的效益意識,堅定盈利信心,優化險種結構,加強理賠管理,做好降賠降責工作,扭虧為盈指日可待。

公司常務副總裁程孫霖作《抬頭看路,埋頭拉車,實現非車險效益發展》的講話。程總指出,一些機構以經營車險的思路、經驗和方法來理解、指導非車險經營,對非車險的專業化、精細化及風險管控認識不到位,不利于非車險經營的發展。程總要求,實現非車險效益發展,機構必須做到:一是抬頭看路,鎖定目標市場。通過看行業動態、客戶情況、保險責任等方面,鎖定目標。二是埋頭拉車,學會算賬經營,其中算賬涉及目標市場、業務選擇、把好承保關、加強成本核算等方面。三是風險管理,強化避險減損。核心是通過專業風控,在業務運營中改善標的風險狀況。四是理賠求精,突出價值貢獻。主要實施聘請專業公估擠壓水分,全程參與施救、損失核驗各個環節,優質理賠服務促進保源開發,理賠處理提高風控水平等有效措施。

公司財務部、車險部、運營中心、戰略與精算部分別從各自專業角度分析虧損機構原因、提出治虧建議。遼寧沈陽、貴州遵義、江蘇鹽城、山西呂梁、山東煙臺等5家中支負責人先后登臺剖析各自虧損原因并匯報扭虧措施。

總裁室領導分別牽頭,將30多家虧損機構分為四組,圍繞“深刻查找虧損原因、確定效益發展方向、明確治虧目標”開展討論,理清扭虧思路,力爭全面實現2020年度效益發展目標。會議安排優秀機構安徽阜陽中支負責人作經驗分享,還特別邀請保險行業內資深專家作專題報告。

同時,公司與2019年度大額虧損中支負責人簽訂治虧扭虧責任狀,督促、監督34家機構落實扭虧承諾。培訓結束時,受高煥利總裁委托,張宇生副總裁作培訓總結。張總充分肯定了這次現場培訓的成果,表揚了各位授課老師的辛勤付出,進一步強調了三點要求。

一是要咬住治虧扭虧目標。通過正視問題、明確目標、有效分解、壓實責任等一系列鐵腕手段,踏踏實實做好清虧治虧扭虧,把全年目標、季度目標、治虧行事歷、財務模型、成本結構落實到位,治虧不是口號,而是行動。二是要把好承保和理賠兩個關口。從虧損經營現狀來講,虧損的關鍵原因就是兩個關口沒有把好。承保的關鍵詞就是業務品質,發展節奏,保單獲取成本。理賠的關鍵詞就是降責,打假,數據穩定性。三是要完善三個機制。首先是獎懲機制,完善內部獎懲機制,把治虧落實到每個員工的經營活動中,考量每個渠道、團隊的利潤貢獻度。參訓的機構要組織專項的治虧勞動競賽,有獎有罰,比學趕超,盡快實現扭虧。其次,建立完善風險預警機制,虧損是有個過程,風險一定是有苗頭的,所以經營過程一定要建立有效的預警、評估、反饋、決策等機制,把虧損解決在萌芽狀態,及時防虧,減虧,控虧。第三,要建立幫扶機制,總分聯動,堅決控制虧損面,虧損額,虧損周期,強化精準幫扶,共擔責任,實現公司良性發展。

培訓內容結束后,公司人力資源部組織安排虧損機構與會人員參加了結業考試。(總公司辦公室 羅建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熱門資訊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