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脖子”、“缺芯”似乎已經成為了半導體、IT行業發展的最大難關。近期,我國的多個企業、多款產品都為外國芯片所限制。“高價芯片”、“一芯難求”情況更是常見。
國產芯片現狀,為何讓人如此抓狂?
芯片被喻為國家的“工業糧食”,是所有整機設備的“心臟”,普遍應用于計算機、消費類電子、網絡通信、汽車電子等領域。我國每年進口集成電路的金額,已經高于原油、鐵礦砂、糧食的進口額總和。
近年來,國外對中國芯片產業的打壓進一步增強,讓其芯片產業的發展更是處處掣肘、舉步維艱。以中芯國際和華為海思為代表的中國芯片企業發展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圍困,造成了在芯片領域廣為大眾熟知的企業均來自于國外,如英特爾、蘋果、高通、英偉達等。
逆境求生,強者自存。今天的國產IC已經跟以往完全不同了。國產芯片正強勢崛起,好的國產芯片品牌也并不少見,有些產品的性能甚至能媲美高通、Intel等國際知名品牌。
即便如此,為什么提到國產IC,大家還是擺手搖頭、不屑一顧呢?除了國內芯片技術與發達國際芯片公司有所差距和國人對國產芯片不好的刻板印象原因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國際傳播能力。國內很多IC公司剛剛起步,公司精力集中在技術研發,沒有組建專業系統化的宣傳隊伍,以至于做出了好芯片卻無人知曉。
這就直接導致芯片需求者沒有渠道了解國產芯片、獲取的國產芯片信息也極為有限,從而致使用戶產生“沒有國產好芯片”的錯覺。
一“芯”難求,CNX software博客竟成突破口
來自深圳的架構工程師王博對此有深刻體會。王博剛跳槽到一家小型公司,在進行項目設計架構時,發現某款海外芯片是公司新項目的核心材料。但鑒于今年芯片供不應求,加之項目需求量不大,供貨商便不愿意受理他們的采購訂單,導致整個采購流程無法推進、項目擱置。
辦法總比困難多,王博想到可以找一款類似的國產芯片進行代替。但是,王博在國內各大行業相關的知名網站、社交平臺搜索,甚至找身邊的人詢問,都找不到一款有性能相似的芯片。找芯片的過程中,王博發現,關于國產IC的信息特別少,即使是稍有名氣的公司能找到的信息都非常有限。讓他欣喜異常的是,偶然打開的CNX Software博客,竟找到了很多關于國產芯片的內容。
王博不僅在上面找到了價格較低且性能不錯的國產替代芯片,而且還找到了很多與國產芯片有關的內容。比如:國內新興的芯片企業、國產各類芯片的優缺點、各類詳細參數等。
近日,CNX software博客在國內上線了旨在幫助國內IT、IoT等行業人員獲取最前沿的資訊和專業知識的中文站。該網站涵蓋了包括芯片、開源硬件、AI、 IoT、硬件等在內的相關內容。
CNX Software中文站,提升工作效率的神器
業界內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架構不對,什么都不對。架構工程師是一個項目能否順利推進的關鍵。因此,架構工程師對于能力的要求極其嚴苛,從分析能力、系統設計能力、語言工具能力到溝通組織能力缺一不可。
作為一名合格的架構工程師,對行業的前沿資訊、技術變化、流行產品等都要充分了解,否則容易影響自我判斷,給項目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正如王博所說:“信息資訊獲取、知識輸入能夠讓工作效率更高,少走彎路。”
對架構工程師來說,一個靠譜的信息資源庫的確能使工作事半功倍,王博使用的CNX software博客就是如此,CNX Software中文站也一樣。
CNX Software中文站的內容涉及的知識點及時且全面,不僅囊括了行業最前沿的資訊及實測報告,而且讓很多國內無法查詢的內容和知識都能在該網站上找到,解決了用戶搜索不到資訊或信息獲取不完整的難題。
此外,對于目前較為火熱的國產芯片概念,CNX Software中文站上有豐富全面的資訊,讓大家能夠多維度地了解國產IC發展情況。CNX Software中文站基于國內外用戶親歷產品使用實踐而撰寫的測評和技術分析文章,客觀真實且可信。
目前,國外科技行業發展十分成熟,很多專業人士開始專注國際科技發展的研究。通過國外網站全面且客觀的角度能夠讓我們更全面的了解國產IC。不得不說,CNX Software中文站真的是架構工程師們了解和學習國產芯片的不二選擇!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