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京保教育」:《小舍得》蔣欣當眾大哭,張國立被迫低頭:為了孩子的教育,父母能有多拼?

「京保教育」:《小舍得》蔣欣當眾大哭,張國立被迫低頭:為了孩子的教育,父母能有多拼?

這個世界的道理、父母的尊嚴,在孩子的學和教育面前,似乎都變得不那么重要了。

——鹿媽

電視劇《小舍得》越來越好看了,尤其蔣欣當眾致歉哭上熱搜那段,戳中了無數父母的心。

“當媽媽的,可以自己吃苦、受累、受委屈,但就是聽不得別人說自己孩子半點不是。”

“在當父母之前,誰還沒有點傲氣?”

“如果不是為了孩子,誰愿意急赤白臉地掙命一樣?”

“孩子他什么都不懂,他被媽媽逼著、熬著、一點一滴考出來的分,如果砸在我這個當媽媽的手里,那我是無論如何都對不起孩子的……”

蔣欣飾演的媽媽,為了給孩子爭取一個金牌班名額,當眾向補班老師道歉。

與其說是道歉,不如說是訴苦、請求。

在此之前,她為了爭取這個名額想盡了一切辦法:求熟人說情,砸錢給補班贊助,甚至偷偷給老師塞紅包,陪著笑臉去求情……

可是統統不行。

孩子的成績本身不夠拔尖,她跟金牌班老師還有點過節。

后來幾經周折,老師在各方施壓下勉強同意錄取孩子,但有一個條件:

蔣欣必須當著所有老師和家長的面向他道歉,這才有了上面那一幕。

她當然是不情愿的,可誰讓孩子需要他呢?誰讓自己有求于人家呢?

明明自己一肚子委屈和不滿,在孩子的教育面前,她只是一個卑的家長。

只要對孩子好,自己的身份、面子、感受無所謂。

就像她在劇中說的那句話:

為了孩子,我們做父母的,什么都愿意。

誰攥住了孩子的前途

誰就扣住了父母的命脈

臧鴻飛說過:“為人父母的,我們為了孩子,就可以卑在塵埃里。”

當眾道歉算什么?

就算被人指著鼻子數落、甚至更過分都沒有關系,只要對孩子好就行。

劇中佟大為飾演的爸爸是一個小有名氣的設計師,客戶點名求他設計稿件還要看他心情。

可一旦涉及到孩子,甭管你是業界翹楚、還是行業名流,都得靠邊站。

他女兒也需要一個培訓班名額,他求客戶幫忙,客戶句句夾槍帶棒,甚至帶著“刀”:

“看來真遇到難事了,都快把你給難死了吧?我今天如果說不行,你是不是出了這門就得上吊去!”

他難堪極了,客戶卻又往他心上補刀:“這人啊,有時候自尊心太強了,是不是也不是什么好事?”

他強咽下不滿說出孩子的事,一聽客戶能解決,立馬高興得眉開眼笑,就算接下來客戶提出的要求讓他倒盡了胃口,他也強忍著惡心答應了。

蔡康永曾說過:“孩子,是父母和這個世界的人質。”

誰手里攥著孩子的前途,誰就攥住了家長的命運。

為了孩子,家長什么事都愿意,多卑都沒關系。

看過一個小視頻,一位媽媽為了把孩子送進名牌大學,求到一個入學協調員身上。

這事本來沒那么好辦,加上兩人多少有點舊怨,就更難了。

媽媽實在沒轍了,撲通一聲跪到在地,聲淚齊下地求幫忙。

協調員趁機提出一個更過分的要求,她略作遲疑便堅定地應下了,然后還要對協調員的幫忙表示感恩戴德。

可憐天下父母心!

只要對孩子好,我們愿意放下所有的自尊和傲氣,卑躬屈膝。

只要對孩子好,但凡有一點點希望,我們也會想盡一切辦法去試試。

成為父母后,孩子就是我們最大的軟肋。

中國父母

最怕自己拖了孩子后腿

《小舍得》還有一個家庭,爸爸開小賣部,媽媽當保姆,經濟拮據,媽媽上班連電動車都不舍得騎,蹬自行車。

可他們的女兒米桃很爭氣,回回考第一名。

金牌班的老師還夸孩子智商高,是個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好苗子就不能浪費了,老師替孩子墊付了培訓班的報名費,但一年五六千的學費需要他們自己承擔。

家里實在沒有多余的錢給孩子交學費了。

可當父母的心都是一樣的,自己再難再辛苦,也不想拖孩子的后腿。

只要孩子能成才,這個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也豁出去了:爸爸決定一邊照顧店,一邊跑閃送做兼職賺錢

有人說,我們現在這批父母,是史上最關心孩子教育、最肯為孩子吃苦的父母。

雖然壓力很大,但為孩子打拼的壓力,再苦也不覺得苦。

做父母的不怕苦不怕累,就怕自己連累了孩子。

想起《陪你一起長大》中也有一個收入低的家庭,孩子喜歡的機器人,要報機器人培訓班才能得到。

可學費太貴了,就算搞活動促銷,一節課也要380元,遠超出了媽媽的負荷。

別人家的孩子,因為家長肯花錢培訓,小小年紀就會說法語、跳芭蕾舞、彈鋼琴。

而自己的孩子那么聰明,卻因為跟了沒本事的自己,什么都沒學到,她這個當媽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為了把孩子送到喜愛的機器人培訓班,她找了一份送外賣的兼職,白天上班,晚上送外賣。

她瘦弱的身體哪能吃得消呢?

可她一點都不覺得辛苦,只要能成全孩子,她就算打八份工也愿意。

成為父母后,孩子也是我們最堅硬的鎧甲。

結婚前,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掙錢多少無所謂。

可一旦當了父母,不管多辛苦我們都不怕,只因為我們身后的孩子翹首以待,容不得我們半點偷懶。

看過一個紀錄片,一個年輕媽媽當了貨運司機,帶著女兒跑貨運好幾年。

貨運這一行多辛苦啊!

每次出車,少則幾十件,多則上千件,裝貨、卸貨全靠她一個弱女子搬來搬去。

更別提每天開車在路上十幾個小時,時刻保持著高度謹慎。

這么拼累不累?

當然累,可只要能攢夠錢將女兒送進心儀的學校,將來不像她這么辛苦地討生活,她覺得自己做這一切就值得。

她自己吃了沒文化的虧,不能再虧了孩子。

小時候常聽父母說:只要你好好學,爸媽砸鍋賣鐵也供你上學。

當時聽著沉重,可當我們自己成為父母后才終于懂得:只要對孩子好、對孩子有用,我們同樣愿意拼盡全力。

只要是為了孩子,我們愿意承擔這世間所有風雨。

唯恐一個不小心,就耽誤了孩子,委屈了孩子,拖累了孩子。

你的付出

孩子其實都看在眼里

為人父母后,我們會經歷各種各樣難過的坎兒,有的時候難免會覺得虧待了孩子,怠慢了孩子,因此而自責、難過。

但其實,我們的付出,孩子都看在眼里。

想起《少年說》中一個媽媽,生完孩子不方便上班,靠擺地攤討生活,又累又辛苦還不體面,她很自卑。

但孩子卻說:“我從來都沒覺得媽媽的工作不體面,反而覺得她特別辛苦,特別厲害。”

因為他的媽媽,夏天背著兩個超級重的大筐找地方擺地攤,一天下來手臂都曬傷了;冬天,媽媽每天早上喝一兩白酒,可以保暖抗寒。

這么辛苦的媽媽,孩子心疼都來不及,怎么會嫌棄呢?

媽媽有時候跟他吵架,吵著吵著就自責,覺得自己沒教育好孩子、沒給孩子做好表率,是個失敗的媽媽。

孩子就在全校師生面前大聲表白媽媽:

“媽!我覺得你特別優秀。

你為了我,為了這個家,從擺地攤一直奮斗到現在,就是告訴我堅持會有回報的。

我從來沒有嫌棄過你,也不可能嫌棄你,你是最成功的媽媽!”

孩子一番話,讓媽媽幾度落淚。

她終于放下自卑心結,認可了自己。

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說:“和小孩在一起,可以拯救你的靈魂。”

我們的孩子,也許調皮、任、成績沒那么好,可他心里比誰都明白,父母都是為他好。

劇中的米桃,媽媽讓她有什么需要盡管說,不想她比別人家孩子差什么。

米桃卻乖巧地說: “我覺得現在已經很好了,能跟爸爸媽媽在一起,就非常好!”

孩子的世界就是這么簡單。

只要父母用心陪著他,給他愛和溫暖,他就很開心了。

不需要父母卑躬屈膝,也不需要父母砸鍋賣鐵,更不需要父母擰巴著和自己過不去。

這世間還有什么比孩子的理解更暖人心呢?

也許現在養孩子比過去難得多,我們累,但卻不孤獨。

因為,孩子就是上天給我們最大的驚喜、最溫暖的治愈。

有人說,這一屆家長太難當,要有足夠的精力輔導作業,要有足夠的金錢上課外班.....

任何父母,都難免有力不從心、無可奈何的時候。

但我們,始終在拼盡全力 做得更好,拼盡全力地想要成就孩子。

正因為如此,所以父母更要學會給自己多一些“放過”:

如果覺得為學區房打拼太累,不妨暫停一下腳步;如果覺得為孩子成績太過焦慮,不妨抬頭看看日月。

相信我們的孩子,比任何人都理解父母。

他們心疼父母的嘔心瀝血,感激父母的奮力托舉。

今天,我也想致敬那些不計付出和回報的父母,你們的努力一定是值得的。

也祝愿那些父母為之拼命過用心栽培過的孩子,最終都能贏出一個好未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小舍得 教育 低頭

熱門資訊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