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觀察 > 正文

峨山實施雜交水稻旱作示范推廣 筑牢糧食安全防線打牢基礎

通常水稻都是栽在水田里,而今年春播期,峨山縣將水稻種在旱田里,實施雜交水稻旱作技術示范推廣,藏糧于地、藏糧于技,以種植技術創新促進水稻增產增收,為筑牢全縣糧食安全防線打牢基礎。

在塔甸鎮七溪村委會雜交水稻旱作規劃區域,縣、鎮農業部門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就雜交水稻旱作技術進行現場培訓講解。農戶在技術人員指導下進行規范整地、增施底肥和科學播種,在適宜節令完成了600余畝的雜交水稻旱作任務。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王愛明介紹,實施雜交水稻旱作最大的優勢是改變了以前雜交水稻只能在水田里種植的傳統模式,山地也可以種植雜交水稻,擴大了種植區域,從而保證了種植面積不減少,而且可以節約用水量。

在雙江街道富泉村委會富泉村民小組,播種了一個多月的旱作雜交水稻郁郁蔥蔥、長勢良好,農戶們正在進行田間管理。“以前水稻都是種在水田里,經常要去放水,水一干就不行了。今年在旱地里種水稻,栽下去到現在只澆過一次水,長勢很好。”農戶董寧說。

今年,峨山縣雜交水稻旱作示范推廣面積達2000畝,主要安排在塔甸、大龍潭、雙江、小街等鄉(鎮、街道),品種以滇禾優615為主。為做好雜交水稻旱作示范推廣工作,各地根據不同海拔、氣候、地形、水利條件,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選育品種。同時,按照減肥、減藥、節水、省工的要求,農業農村部門細化責任,完善技術措施,統一種植品種、統一肥水管理、統一病蟲害防控,保障了雜交水稻旱作適時種植,為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打下了基礎。

關鍵詞 塔甸鎮七溪村委會 雜交水稻旱作規劃 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王愛明 雙江街道富泉村委會富泉村民小組 統一肥水管理

熱門資訊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