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來,隨著大理立新硅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萬噸多晶硅項目一期建成投產、大理宸宇儲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0萬噸負極一體化項目(一期)開工建設、云南貝特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2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進入“七通一平”、云南鐵路網祥云經開區鐵路專用線鋪軌完成、滇西祥云國際物流港北港物流園區開工建設,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縣工業產業發展跑出了“加速度”。“預計今年完成工業投資40億元以上,將超過全州一半的工業投資。”祥云縣副縣長楊健對下半年穩拿工業產業發展“駿馬獎”信心滿滿。202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把祥云建成“百萬人口規模、千億經濟總量”區域產業中心城市。2021年,大理州委、州政府明確祥云“先進制造業中心、商貿服務國際陸港、產城融合新型城市”的發展定位,并集中全州要素資源在祥云經開區實施“集中建園”加快推進產業發展。
上千臺機械全天候運轉
連日來,祥云經開區滇西祥云國際物流港北港施工現場熱火朝天,上千臺機械全天候運轉,倉儲、貨場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快速推進。“我們要把這座山頭削平,那邊低洼的地方也要填平,整片場地水平高度將與鐵路專用線地基持平。”物流園區管委會副主任陳蛟介紹,祥云縣立足產業、交通樞紐優勢,打造公鐵聯運、產城融合的北港生產資料物流產業園,規劃面積6.27平方公里,8月底投入運營后可達50萬標箱貨運量,近期運力為2000萬噸,遠期運力為3000萬噸,形成以新材料為主導產業、融金屬材料加工制造和現代物流為一體的“綠色高創產業集聚區”。
祥云經開區鐵路專用線是云南省第一條由當地政府投資建設的鐵路專用線,總投資16億元,目前正積極籌備申請開通運營驗收。專線從祥云火車站接出,延伸10.2公里到達北港物流園區,實現工業園區企業所需的大宗生產資料進得來、產品出得去。
以楚大高速復線為分隔,南北兩側貨場占地面積3000畝,鐵路專線進入貨場時分為4條支線,其中,南貨場一號路、二號路預計11月底完成建設。陳蛟表示,貨場建成后,不僅可以大大降低園區企業物流成本,還將帶動周邊居民發展多種配套經營,改變當地群眾的就業方式。
祥云縣以打造“滇西物流樞紐,面向南亞東南亞重要國際物流港”為契機,推動商貿流通便利化,吸引更多優質項目入園發展。今年1月至6月,祥云財富工業園區通過招商引資引進項目3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個,累計協議投資24.72億元。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每到一處工地,所見皆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大理宸宇儲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定下“從打下第一棵樁基半年內實現一期項目投產”的目標;云南貝特瑞新能源材料項目一期600多畝土地將分3個批次交付,10月中旬舉行奠基儀式……施工隊同時間賽跑、企業之間你追我趕提質增效、政府全力保障七通一平、各級負責人勤往工地現場跑,園區一天一變樣。楊健表示,目前已簽約待開工、已談待簽約的項目還有一批,未來幾年將形成超700億元的投資。
集中建園釋放政策紅利
在祥云財富工業園區,大理立新硅材料有限公司年產1萬噸多晶硅項目一期廠房里,工人們正在生產線上忙碌操作。企業處于光伏產業的上游,通過回收硅棒切片中產生的硅泥廢料,用物理冶金法提純太陽能級多晶硅。第一道工序于今年2月投產,6月18日實現全產業鏈投產,8月產量達到50噸,預計9月實現滿產150噸。
公司總經理趙松介紹,之前公司的幾個生產基地都在北方,使用國網電,對南網用電的要求不熟悉。祥云縣政府幫忙向供電局報停電計劃,最大限度優先企業,廠區接線送電施工至少提前了兩個月。目前企業一期產能2000噸,二期廠房在建,通過大理州產業投資基金獲取支持,預計投產時園區管委會配套的污水處理廠建設也能完成,能夠降低企業排污成本。“從公司在不同地區建設基地的體驗來看,在祥云受到的服務是最熱情的。企業做能評、環評的時候,有縣發改局、環保局負責領導陪同,還把辦公室提供給企業做專家評審現場,縣工信局也對企業項目申報進行指導,反饋信息第一時間給到我們。”趙松表示,管委會筑巢引鳳,配套工程提前做,工業大道兩側平整土地、建設污水管網,給企業提供了便利。
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洱海保護治理及流域轉型發展部署要求,大理州委、州政府緊緊抓住省委、省政府將祥云縣打造成為大理州產業經濟中心的戰略機遇,依托祥云經開區實施州、縣集中建園,推動產業優化集聚,促進祥云經濟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由大理州委書記、州長擔任集中建園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集中建園規劃用地范圍16.45平方公里,按照“園區共建、利益共享”原則,制定單列政策推動土地、林地、環保等要素資源向園區傾斜。
祥云縣第二季度投資對GDP上升的拉動約3%,工業拉動5.9%,實現從負到正的扭轉。楊健分析道:“2020年底到2021年上半年處于集中建園政策儲備和前續機制的階段,去年下半年招商引資、基礎設施等準備工作開始落地,到了今年,落地項目逐漸產生效益,集中建園的紅利已經釋放,僅6月就實現了6億多元的工業投資。”截至7月,祥云縣工業投資超18億元,占全縣投資的25%以上,約占大理州工業投資的50%,預計全年工業投資40億元。
“五證同頒”一個月實現
“我們4月中旬申請,5月18日就拿到了‘五證’。要是按以前的速度,一個月的時間可能一個證都拿不到。”大理宸宇儲能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從事電池負極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新能源材料的高新技術項目,主要產品為鋰電池人造石墨負極材料。公司副總經理王全介紹,企業年產10萬噸負極一體化項目(一期)6月底進場建設,目前2號廠房已完成立柱,預計9月30日完成主體建設,整個項目(一期)12月底可建成投產,成為云南第一個萬噸級的石墨化工廠。“6個月的建設周期從理論上說不可能,但有了政府的強力支持,就一定能實現。”王全說。
祥云縣在推進作風革命效能革命中,圍繞項目審批慢、落地慢的情況,建立“五證同頒”(土地不動產權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和環評批復)送證上門機制,每月開展一批。今年5月至6月間,先后為5家企業送達“五證”,促進全縣重大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見效。祥云財富工業園區工委書記楊振富介紹,為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園區黨工委在產業鏈上組建園區非公企業黨組織全覆蓋的金屬冶煉加工產業、新型建材和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高原特色農產品產業、環保新材料和新能源產業4個“紅色工圈”黨建聯盟,推動聯盟成員聯學聯訓聯動,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平臺共建、抱團發展,實現園區企業延鏈補鏈強鏈。
在園區管委會的廣場前,立著“政府圍著企業轉 企業有事馬上辦”一排大字。楊振富介紹,園區對每一個項目都成立了服務專班,園區書記、主任、分管副主任、科室長擔任組長,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企業前期調研團隊周末、節假日到園區考察,我們都會全程陪同;前期手續的辦理到省、州一級,我們也會派專人陪同;工程質量、工程進度事無巨細全程跟蹤。”
祥云財富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趙武介紹:“以前一家企業開工之前辦手續可能要蓋20多個公章,全州集中建園政策出臺以后,建立了審批過程中欠缺資料后續補齊的容缺受理機制,州縣發改、林草、環保、電力等相關職能部門主動下沉服務,審批蓋章速度大幅加快,所有蓋章事項一兩天就能完成。”在“大理之問”開展過程中,園區把所有項目列出來,將欠缺要素直接上報縣委,由縣委書記跟進。“項目落地、企業生產要素資源保障的加速推進,得益于全州的支持。”
今年第二季度,整個園區企業復蘇、固定資產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幾個方面實現了質的飛躍。1月至7月,園區工業總產值實現101.66億元,同比增長5.73%;工業增加值16.38億元,營業收入59.8億元,實現稅收1億元。
打造世界性超大型工廠
“20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計劃投資23.92億元,預計2023年7月完成建設,投入生產。”貝特瑞連續9年成為新能源電池負極材料全球最大的供應商,云南貝特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釆購經理戚延文介紹,目前貝特瑞鋰電池負極一體化項目在深圳、惠州、天津、常州等地均有布局,祥云項目是貝特瑞在全國最大的生產基地。
貝特瑞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落地祥云的過程,也是祥云營商環境最直接的體現。楊健表示,招商引資對干部隊伍素質提升很有效,各委辦在各個環節通力合作,貝特瑞希望政府能在協議里承諾,企業提供能評報告之后30天內完成批復。祥云縣經過嚴密計算,反復與省州溝通后,大膽作出承諾,最后僅用了7天就完成批復,極大增強了企業與政府的相互信任。
祥云財富工業園區常務副主任張林軍介紹,貝特瑞公司最初的投資設想只是5萬噸產能,在項目投資洽談過程中,投資方負責人深刻感受到了大理州、祥云縣黨委政府的真誠熱情和快速高效服務,決定追加投資,現場拍板將投資規模提升到20萬噸產能。大理州、祥云縣繼續合力推進,在極短的時間內騰出1900多畝土地,計劃分3期提供。目前一期600多畝土地已征收完成,由政府配套“七通一平”,可先期提供150畝建設廠房。預計全部建設完成后,單體廠房連綿2.4公里,將打造成世界性的超大型工廠,成為昆楚大高速上一個工業地標建筑。
楊健表示,新能源電池屬于新興產業,行業門檻高、前期生產耗能大、需要的生產空間大,相關企業紛紛落地云南,一方面是考慮到云南電力豐富、電價便宜;另一方面,未來這些產品光靠國內市場肯定是消耗不完的,從祥云到東南亞各國首都都在1000公里范圍內,比海運節省運輸時間和成本;另外,云南省綠電優勢大,目前綠電產品在歐洲享受8%的退稅,在美國享受6%的退稅,未來出口在價格戰上具備優勢。
“此次新能源電池頭部企業落地祥云,能有效帶動上下游產業聚集,在園區內形成多種定向業態,也為傳統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會。”楊健說。
從產業聚集到人才聚集
在大理宸宇儲能新材料有限公司負極一體化項目(一期)建設場地外,公司副總經理王全提出了對管理和技術人才稀缺的擔憂。“祥云工業基礎較好,已培養了一大批產業工人,企業對高層次的人才需求量較少,目前稀缺的是中層人才。中層人才培養周期長,需要企業和政府共同營造能夠長期安心學習的環境。”王全建議園區定期組織招聘專場,盡可能多地吸納人才。
據悉,祥云縣與昆明理工大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冶金、建材、新材料等產業的科技支撐持續強化,產學研、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不斷強化,科創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持續加強。同時,依托州內大理大學、滇西應用技術大學、祥云開放大學以及昆明眾多院校資源,可針對企業開展技能人員定向培養。
祥云縣貫徹落實省、州“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實施辦法明確的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支持相關措施,積極與縣人社局對接聯系,每年按照相關政策組織企業開展高層次人才獎勵申報工作。為入園企業提供200多套公租房,能解決近1000名高層次人才的住宿問題。
今年4月,祥云縣委、縣政府印發了《祥云縣集聚優秀人才服務區域產業中心城市建設的十條措施》,通過鼓勵人才團隊創新創業、建立人才獎勵機制、實行個稅獎補、創新編制崗位管理、鼓勵用人單位全方位引才育才等措施,實行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集聚各類優秀人才到祥云創新創業。
楊健表示,從祥云縣工業產業園區到大理機場大約40分鐘車程,國內各大城市的企業代表到祥云對接業務可實現當天往返。“隨著企業入駐,同時帶來了很多咨詢機構和前期建設機構,不久前,一家安裝公司因為與多家企業在祥云有合作,打算在祥云建一個項目部,把技術員安頓過來。同時,隨著大量就業崗位增加,園區商業綜合體也會逐步建成,滿足產業工人的衣食住行,形成新增消費,預計祥云縣工業產值達到占GDP總量35%的時候,祥云縣經濟體量可以在現在的基礎上翻一番。”
推進州縣共建共享園區模式
作為一個縣級園區,祥云財富工業園區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過程,園區生產總值由2012年的105.55億元增至2021年的172.36億元,年均增長6.33%。
集中力量推進州縣集中建園以來,采取州縣共建共享模式,實行市場化開發,各縣市招商入駐集中建園片區的企業項目用地通過掛牌出讓方式取得,大理州創園產業投資開發公司將土地掛牌出讓后收回資金,滾動使用。按照“誰投資、誰受益”原則,根據項目招商總量及貢獻總量,在產值、稅收、固定資產投資等方面實行遞進制分配。
祥云縣委、縣政府成立重大工業項目土地征拆工作專班,完成3153.78畝集中建園片區土地征收相關工作。此外,積極申報省級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資金支持,2022年申報專項債券項目5個,獲得專項債券資金支持15.2億元。州委、州政府主動介入,以全州財政收入為支撐,積極協調爭取專項債券,為前期“七通一平”工作推進提供了堅實的財力保障,為項目順利推進保駕護航。
縣級工作專班實行項目進度日報制,每天將項目現場工作進度、存在困難問題、需要協調解決事項按時上報,確保州委、州政府第一時間掌握工作動態。實行項目問題領導掛包制,由州委領導和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掛包重點項目,每周至少對工作推進中存在的困難問題進行現場協調調度一次。圍繞集中建園和服務市場主體,堅持企業落地到哪里、黨建引領組織覆蓋和服務跟進就到哪里,大理立新硅材料有限公司等37家非公企業組建黨組織。
加強州縣共建,圍繞先進裝備制造、現代商貿物流、礦冶建材開展規劃編制,加強與國內500強、行業500強、大型央企、行業協會商會等對接聯系,實施傾向性規劃招商,提升轉型傳統產業,深度發展延鏈、補鏈產業。突出重點區域招商,瞄準臺州、京津冀、成渝、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產業布局調整,大力引進項目、人才、資金、技術、管理、服務等,擇優落地一批技術密集、環保低耗、綜合效益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打造在省級乃至全國有競爭優勢的品牌、企業、產品,形成具有特色的產業核心競爭力,預計2025年實現集中建園全部主營業務收入400億元以上。
在今年全省重中之重的94個項目中,祥云入選了兩個項目;重點產業延鏈補鏈全省支持10個項目,祥云入選兩個。大理立新硅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松表示:“目前企業規模小、產能處在爬坡階段,1萬噸產能規模形成并有效運轉后,第二階段融資、擴產時就能依靠自身力量,屆時就到了企業為地方稅收、就業各方面作貢獻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