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產業興、邊民富、邊疆穩——芒市風平鎮介桃村的產業發展之路

“沒吃過介桃菠蘿,不算吃過菠蘿。”近日,“奮進新征程 云南更平安”全媒體采訪組走進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風平鎮介桃村,見到一位傣族婦女正在村頭的小攤上叫賣菠蘿干。“這里的氣候適宜菠蘿生長,成熟的菠蘿口感香甜,很受市場歡迎。”村小組長李巖喊過告訴記者,隨著當地菠蘿的暢銷,介桃村成為附近小有名氣的特色產業村寨。

產業興,邊民富,邊疆穩。除了家家戶戶種植菠蘿,村民們還在家門口發展起了鄉村旅游,日子越過越紅火。不僅如此,介桃村堅持黨支部引領、黨員帶動,通過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和推進產業發展,不斷凝聚人心、匯聚人氣,推動村寨家風興、民風淳、社風正。“我們村無吸毒人員、無刑事處罰人員,已連續30年沒有發生過刑事案件。”李巖喊過說。

介桃村以“民族干部宣傳、民族語言講解、民族文字闡述、民族節慶展示、民族文化體現”的方式開展黨的理論政策宣講,讓黨的創新理論在邊疆民族地區落地生根。2021年以來,介桃村在鎮黨委的引導下,黨支部率先在產業上建立黨小組,先后成立菠蘿產業發展黨小組、砂糖橘產業發展黨小組和堅果、咖啡產業發展黨小組,積極探索“一三產業融合發展”,通過調優一產、調大三產,推動小組產業發展轉型提質。目前,介桃村“農業采摘+鄉村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模式已初見成效。

介桃村還積極與鎮司法所對接,每季度堅持開展一次法律知識宣傳,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識。通過進一步健全民主議事制度,積極開展村民說事、民情懇談等活動,形成了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多層次協商格局。同時,堅持黨務、村務、財務“三務公開”,有效實現了公開經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

“‘十條規定’是大家心中不能碰觸的紅線。”李巖喊過說,介桃村的“十條規定”是由黨支部牽頭、村干部和群眾討論審議表決,并經鎮司法所審核把關制定的村規民約,規范著每一個村民的行為。在黨組織的引領和黨員的示范帶動下,村里深化移風易俗改革,婚喪嫁娶一天辦結,偷盜斗毆和矛盾糾紛少了,介桃村連續11年榮獲“省級文明村寨”稱號。

關鍵詞 砂糖橘產業 基層社會治理 芒市介桃村 介桃菠蘿 鄉村文化旅游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