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經濟 > 正文

熱消息:豬企2022半年報回顧:現金緊繃與逆勢擴張并存 下半年“回血”在望

財聯社8月31日訊(記者 王平安 張晨靜)經歷了“至暗時刻”的豬企已開始迎接“黎明”。從已披露的半年報來看,大多數豬企仍是虧損狀態,但Q2整體虧損有所收窄,部分成本控制優秀的豬企經營活動凈現金流已經轉正。

財聯社記者統計發現,經歷了上輪周期,豬企格局悄然生變——牧原股份(002714.SZ)已成為養殖屠宰雙龍頭;傲農生物(603363.SH)擴張成效明顯,目前已躍居出欄量前五;天邦食品(002124.SZ)重心逐漸轉移至下游領域。隨著消費旺季來臨,豬價多重利好支撐,上市豬企下半年有望實現盈利。

下行周期 豬企選擇各不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縱觀上半年,各豬企經營成果已出現明顯分化。

經歷一年多虧損后,溫氏股份(300498.SZ)Q2凈利潤率先轉正,實現月度和季度扭虧為盈,負債率在當前頭部豬企中亦處較低水平。

而正邦科技(002157.SZ)頭均虧損最高,在上輪豬周期中“受傷”最深。由于資金不足難以維持高出欄量,出欄量不足無法覆蓋固定成本,無奈之下,正邦科技上半年多次通過出售資產補充資金。與昨晚半年報同時公布的還有一則公告,正邦科技擬將位于四川廣安育肥豬場資產轉讓增鑫科技用于償還債務。

截至二季度,正邦科技多項財務指標惡化,凈資產僅為7438萬元,資產負債率達到102.88%,上半年經營活動凈現金流為-11.98億元。

(數據來源:各公司公告 財聯社記者整理)現金流“失血”的不僅僅是正邦科技,在2022年半年報中,經營活動凈現金流為負的還有新希望(000876.SZ)、傲農生物和大北農(002385.SZ)。

但傲農生物經營活動凈現金流為負的主要原因在于擴張速度較快。截至二季度傲農生物生豬出欄量達到234.4萬頭,同比增長86%。公司在半年報中解釋,上半年飼料采購成本現金流出大于銷售收入現金流入。根據傲農生物現金流量表,僅籌資活動凈現金流入為正值,這表明公司現金凈流入主要依靠籌資活動。財報顯示,傲農生物資產負債率已達到84.29%,僅次于正邦科技。

在擴張速度方面,牧原股份僅次于傲農生物,上半年出欄量已達到3128萬頭,遠超同行,較去年同比增長79.39%,出欄量占全國上半年總生豬出欄量8.5%。多位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河南生豬養殖規模化程度提升,散戶在急劇減少。

逆勢擴張考驗公司資金管理水平。河南某養殖公司管理人員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成本在9元/斤,最近兩個月豬價漲上來才有好轉,雖然價格上來了,但不考慮擴群,經歷了將近一年的虧損,資金上有些撐不住。”

不可否認的是,逆勢擴張伴隨高風險,卻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傲農生物現已超越天邦食品成為第五大豬企。事實上,除了正邦科技被迫采取收縮戰略,前五大豬企2022年上半年基本都保持擴張態勢,其中溫氏股份、新希望和天邦食品上半年出欄量同比增長分別為18%、53.51%和12.3%。

值得關注的是,在本輪豬周期中,規模豬企開始發展養殖屠宰一體化。目前牧原股份年屠宰產能超越屠宰龍頭雙匯發展(000895.SZ),天邦食品屠宰業務占總收入比重已從去年同期17%提升至33%。天邦食品內部人員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公司希望通過發展屠宰、食品業務來減少豬周期影響,去年屠宰已經開始上量,今年6月阜陽和臨泉的屠宰場開業,未來在屠宰產能將上一個新臺階。

多重利好支撐 下半年豬企有望盈利

Mysteel農產品監測數據顯示,8月30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出欄均價在23.20元/公斤,已高于行業平均成本線。受10個月前產能去化影響,當前生豬供應還處于緊平衡的狀態。

在豬價上行周期,大型豬企擴張的產能將會轉化成持續的盈利能力。供應偏緊疊加消費旺季,生豬看漲情緒濃厚,豬企下半年盈利概率增大。

牧原股份相關負責人向財聯社記者表示:“結合下半年供需情況來看,公司預計下半年豬價將好于上半年。”

湖南瀏陽市南川河生豬合作社負責人甘元田向財聯社記者表示:“今年由于飼料和管理成本提升,養殖綜合成本有所提升,12元/斤的豬價符合大部分養殖戶心理預期,而且價格消費端也能承受,我們在農貿市場做過測試,當前豬價消費端接受程度比較高,預計下半年養殖還能保持盈利的狀態。”

上海鋼聯生豬分析師王海蓮認為,下半年是生豬市場的傳統消費旺季,從9月開始的開學季、中秋節、國慶節,再進入四季度后,南北市場的腌臘、灌腸等居民集中性消費,對生豬價格都是有力支撐,養殖企業將均有盈利。

浙商證券分析師認為,全價料環比增速呈現出了明顯的北高南低現象,說明南方因高溫拉體重和二次育肥的浪潮嚴重落后,近期南方養戶勢必要開始加速壓欄和二次育肥為冬季消費高峰做準備,或進一步導致生豬供應緊張,預計豬價將在9月突破年內新高,上市豬企2022Q3的業績有望呈現明顯的環比改善。

財聯社記者以當前豬價、平均120kg出欄體重簡單測算,下半年前五大豬企生豬業務盈利有望超300億元。

對于上市豬企而言,降本增效依然是穿越豬周期實現穩定盈利的有效途徑。天邦食品上述內部人士表示:“豬價難以預測,如果豬價能保持7月水平,公司或許能扭虧為盈,但面對周期豬企主要還是要降低成本。”

(成本數據來源:各公司公告 財聯社記者整理)(編輯 劉琰)

關鍵詞

熱門資訊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