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經濟 > 正文

政策利好加持!飛輪儲能入榜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這些上市公司布局相關業務

財聯社10月30日訊(編輯 劉越)國家能源局綜合司近期發布關于建立《“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實施監測機制的通知。其中,六項儲能技術列入重點任務榜單,在細分領域中占比最大,飛輪儲能等領域技術被重點提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圖源:國家能源局官網今年8月,科技部等九部門印發《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提出,要加快研發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高效儲能技術。在《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及《“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等頂層設計規劃中均提出重點建設飛輪儲能領域技術試點及示范項目。

飛輪儲能是利用旋轉體高速旋轉時的動能實現能量存儲,具有充放電迅速、工作效率高、使用壽命長、儲能密度高等優點,在電力系統快速負荷調節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國盛證券分析師余平5月30日發布的研報指出,飛輪儲能技術較為復雜,長期被國外壟斷,是最具發展前途的短時大功率儲能技術之一

從主要運用場景來看,光大證券分析師王招華7月14日發布的研報指出,飛輪儲能系統適用于電力系統調頻、風電等間歇式新能源發電、不間斷電源(UPS)、軌道交通制動能量回收、脈沖功率電源等領域,目前在國外已有應用案例。

民生證券分析師周泰8月10日發布的研報指出,飛輪儲能當前處于市場探索期。據《2022儲能產業應用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儲能市場裝機功率為205.3GW,其中,飛輪儲能裝機僅占0.47%;在中國43.44GW的裝機規模中,飛輪儲能裝機占比則不到0.44%

余平指出,國內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關注飛輪儲能技術,已經逐步應用于各地地鐵線路。未來我國更多的城市有望采用飛輪儲能系統作為節能裝備,市場空間約為204億元

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王招華對比華陽、泓慧、微控、盾石、華弛、羅特尼克和坎德拉等公司,其中華陽股份目前已實現年產能200臺套,主要產品為1000KW/600KW/400KW/200KW的飛輪儲能,飛輪儲能業務擁有產品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儲備有1-2年的領先優勢。

余平指出,今年4月湘電股份生產的國內軌道交通行業首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兆瓦級“飛輪儲能裝臵”在青島地鐵3號線投入使用,此次飛輪儲能裝臵的投用打破了國外在該領域的技術壟斷。

此外,據財聯社不完全梳理,以下公司亦布局飛輪儲能業務。

陜西建工9月29日在互動平臺回復稱,子公司化建公司承建了四川德陽全球首個二氧化碳+飛輪儲能示范項目,該項目為四川省2022年世界清潔能源裝備大會八大示范應用場景之一。

廣大特材8月31日在互動平臺回復稱,目前低成本的新材料160度磁懸浮飛輪轉子已完成試制并裝機調試;目前正在進行大功率真空磁懸浮飛輪儲能轉子關鍵部件技術研發。

國機重裝8月19日公司在互動平臺回復稱,目前公司飛輪儲能產品技術趨于成熟,正逐步向大功率、大能量儲能升級。相比傳統儲能,飛輪儲能具備綠色、環保、安全的特點。目前已有14臺飛輪儲能產品在運行,運行最長時間為3年。在飛輪儲能領域,公司將聚焦細分市場,聚焦不間斷供電領域,推廣飛輪儲能應急電源車。

蘇交科子公司擁有十余項飛輪儲能相關專利技術,目前正在開發大容量飛輪電池系統,相關訂單正在對接洽談中。公司8月19日在互動平臺回復稱,第二代飛輪儲能電池已完成迭代設計,正在試產,預計年底可完成樣機試驗

電投能源8月18日在互動平臺回復稱,公司霍林河循環經濟多能互補技術研究與應用創新示范項目包含3兆瓦混合儲能研究子課題,由3種不同的技術路線組成,其中有1兆瓦飛輪儲能、1兆瓦液冷鋰電池儲能和1兆瓦鐵鉻液流電池儲能,該3兆瓦儲能項目為公司內部科技研究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民生證券指出,飛輪儲能優缺點明顯,充放電次數極高但成本也高。此外,國盛證券指出,目前超級電容和電化學方案也被應用于軌道交通節能和電網調峰調頻領域,因此,存在著飛輪儲能系統推廣不及預期的可能性

關鍵詞 上市公司 科技創新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