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經濟 > 正文

每日報道:華爾街又被戲弄?10月CPI數據大好或是煙霧彈 政策轉向仍難預測

財聯社11月12日訊(編輯 馬蘭)華爾街本周狂歡,美股漲勢喜人。但也有人發出致命疑問:經濟統計的美妙數字,是否再次戲弄了華爾街?

畢竟,這也不是美國CPI數據第一次下跌。ClearBridge Investments 投資策略分析師Josh Jamner在一份報告中寫道:“我們之前曾來過這里,通脹在 7 月份顯示出放緩跡象,只是后來令人失望。”


(資料圖)

6月時,美國通脹年率攀升至9.1%,到達多年來的最高點,然后在7月跌至8.5%。當時投資者也如現在一般振作精神,但在之后兩個月頑固的通脹中備受打擊。

美聯儲對10月的CPI數據也態度謹慎,其在加息方向的說明中表示,可能需要通脹在未來幾個月進一步放緩,美聯儲才能對遏制加息充滿信心。

簡而言之,若10月CPI的降幅只是“曇花一現”,加息仍會是市場的噩夢。

核心下降恐有誤解美聯儲保守之外,還有分析師指出,美國10月核心CPI數據好于預期,其中一個主要的變化來自于醫療保險,但醫療保險價格漲勢下降并不代表通脹真正地緩解了。

醫療保險在CPI籃子中占比約1%,10月該項目的環比增速從2.1%大幅降至-4%。其原因在于美國勞工部使用了新口徑來進行計算。

而據業內指出,美國現在依據保險業協會公布的留存收益來反推消費者開支,而2022年10月更新的留存收益數據實際上反映的是2021年美國保險業留存收益的大降。

當時,美國居民因為疫情放緩,不再害怕在公共場合聚集而大幅增加了去醫院就醫的行為,導致保險報銷激增。醫保公司因此開支反彈,留存收益則大幅下降。

因此,醫保通脹數據的下降,并不能反映美國近階段或是未來的價格變化趨勢,反而可能成為一種誤導。

通脹的基石除醫療保險之外,住房數據也有類似的問題,具有同樣令人頭疼的滯后性。因此,過度相信CPI很可能會讓華爾街慘敗收場。

而揭開數據的神秘面紗之后,還有經濟學家警告,通脹的真正原因在于市場供應不足。

倫敦國王學院教授Brian Brenberg表示,通脹率降低幾個百分點可以通過壓制需求來做到,但要把通脹率降至2%,恢復到真正健康的狀態,人們必須讓美國的供給面繼續運轉,這才是美國存在的基本問題。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Wendy Edelberg 也同意這一觀點,她認為對商品的高需求以及各種與大流行相關的供應問題導致了價格上漲。

她還指出,企業一直在收取市場所能承受的最高價格,也是通脹的成因之一。但布魯金斯學會另一名研究員Justin Wolfers卻表示,企業永遠是貪婪的,無法將這一次的通脹也簡單歸咎于企業。

總的來說,“狼來了”的故事并不罕見,CPI數據究竟能不能代表美國經濟進入下一階段,此時定論還太早了。

關鍵詞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