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財聯社12月10日訊(編輯 史正丞)當地時間周五,世界貿易組織公布了一系列裁定文件,認定美國在特朗普政府時期施加的金屬關稅政策違反諸多貿易制度,希望美方改進自己的行動以符合世貿規則。
(來源:WTO)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也很簡單。美國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借著“國家安全”的名義主動挑起一系列關稅爭端,其中包括向外國鋼材和鋁材進口征收10%和25%的關稅,引發國際社會的強烈憤慨,由此引發的貿易爭端也層出不窮。
在本周對一系列國家申訴的裁定中,WTO委員會明確表示,美國所謂的“國家安全”主張完全沒有道理可言,這些關稅壓根就不是在戰爭或國際關系緊急狀態期間施加的。
(來源:WTO)從現實意義來說,這份裁定不僅揭露了“美國優先”政策持續破壞國際貿易規則的現狀,也進一步揭示了經濟全球化遭遇的切實障礙。
以本案為例,按照世貿組織規則美國可以在未來60天內提出上訴,但由于美國從2019年開始就不斷阻撓WTO上訴機制的甄選程序,實質上WTO的上訴機制早就處于空無一人的癱瘓狀態。
正因如此,裁決公布后美國貿易代表發言人亞當·霍奇繼續頑固堅持老一套說辭,即WTO爭端解決機制沒有資格來審核美國的“國家安全”問題,并狡辯稱這個裁定本身“僅僅加強了需要徹底改革WTO爭端解決機制的需要”。
對于WTO的現狀,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國際貿易專家查德·邦恩表示,在目前地緣局勢更加緊張的環境下,國家更有可能會使用安全例外條款。因此,這份裁決的重要意義不僅會影響各國政府的未來決策,同樣也會對WTO系統的整體支持度產生影響。
雖然鋼鋁關稅是由特朗普而起,但拜登政府上臺后也延續了這項政策,只不過與歐盟、英國、日本達成協議降低部分關稅。而堅持這項政策的部分原因,也是為了取悅美國國內鋼鐵工人工會的訴求。
據世貿組織的規則,如果美國不遵守裁決,提起訴訟的國家有權針對美國征收報復性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