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該有怎樣的底色,才能映襯出鐘靈毓秀的圖景?一座城市要有什么樣的品格,才能讓32.4萬人胼手胝足向著幸福出發?鳳凰湖畔余霞成綺,生態美景無疆之休,在開遠市,你很難不與文明不期而遇。
“老人走失讓人著急,戴上黃手環后就不用擔心了。”在“生命動力,讓愛回家”黃手環愛心公益門診服務項目啟動儀式上,林慶東為75歲的母親免費申領到一只黃手環,他說:“戴上手環,我們心里都踏實多了。”
據了解,該項目發起人李思睿是開遠社工組織負責人,從2019年至今,他已帶領團隊開展志愿服務活動200多場。“黃手環是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發起的一項社會公益活動,免費發放給有走失風險的老人。當遇到處于危險或茫然中的老人時,其他人可通過手環內的信息卡或掃描手環上二維碼聯系其家人。”李思睿介紹,團隊與醫院聯合成立公益門診,全市60歲以上有走失風險的老人都可免費申領。
在開遠,類似的專業社會志愿服務團隊有12支。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陣地和資源優勢,為志愿服務組織免費提供辦公用房和設備,在項目設計、能力培養、合作交流等方面提供有針對性的扶持,運用線上“云平臺”和線下“心愿墻”方式廣泛征求城鄉群眾需求,高位推進志愿服務工作質量不斷提升、內容不斷豐富、領域不斷拓展、隊伍不斷壯大,持續涵養城市文明、塑造城市文明形態。一年多來,全市通過“美麗開遠”App發布和開展活動2303次,服務群眾10萬余人次,通過志愿服務活動傳遞著文明與溫暖。
“把文明城市建在人民的心坎上,讓人民成為文明創建的閱卷人。”在開遠,這不是一句空話。市委書記帶頭做起,下沉社區訪民情;市級領導穿街走巷,遍訪企業紓難解困;部門干部職工進家入戶,積極推動老舊小區、集貿市場、城市道路等提升建設??
往前站、解難題、帶頭干,成為各級領導干部主動參與創文的真實寫照。聚焦短板弱項,積極探索“紅色物業開遠模式”,堅持先試點、后推開的原則,在170個小區成立物委會,探索公司化運作方式引進物業公司,有效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水平,于細微處擦亮城市文明。
文明創建中的開遠,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環境衛生干凈整潔,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城市景觀亮化提升??一步一景,都能讓人觸碰到文明城市創建的強勁脈動。一以貫之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是開遠最鮮明的發展方向和創文的核心取向。
如今的開遠,“為人民而創”的理念根植城市靈魂,文明因子深深嵌入城市肌理,內化為城市發展的基因,具化為每個市民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