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遠、起點高、建設快,曲靖的變化真是令人贊嘆。”“擴大了、變綠了、更美了,曲靖城市功能得到進一步優化、居民出行更加便捷、生態環境更加宜居,曲靖市委、市政府的為民情懷得到很好的彰顯。”不知不覺中,曲靖已成為一座令人驚喜又驚艷的城市,驚喜曲靖產業發展的速度,點贊曲靖的生態意識和綠色發展理念。
2019年至2021年,曲靖市地區生產總值從1046億元增長到3394億元,年均增長9.4%,經濟增速和對全省經濟增長的貢獻度連續兩年位列全省第一位;經濟總量在全國城市和地級城市中的排位均前進36位,分別排89位、70位;占全省經濟總量比重從11.2%提高到12.5%,提高了1.3個百分點,曲靖在全國、全省經濟發展大局中的位置顯著提升。
找準定位集群發展 增添高質量發展成色
以“實踐之答”回應“時代之問”。曲靖市按照全鏈打造、園區聚集、龍頭帶動、親清共贏的思路,一手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聚焦細分領域補鏈強基、延鏈擴容、強鏈突破,先進制造基地、高端食品基地建設扎實推進,既讓“老樹發新芽”,也讓“新樹扎深根”。
全力打造新能源電池產業集群。引進寧德時代、德方納米、億緯鋰能、遠景科技等行業龍頭企業,建成和在建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能34.5萬噸、占全國產能的31.3%,10GWh動力儲能電池項目即將開工,正極材料、負極材料、添加和配套材料、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全產業鏈加速構建。
打造綠色硅光伏產業集群。引進隆基股份、晶澳科技、陽光能源、信義玻璃等行業龍頭企業,建成和在建硅棒及切片產能80GW、占全國產能的18%,10GW高效電池片、5GW高效組件項目開工建設,實現多晶硅、單晶硅棒、單晶硅片、電池片、光伏玻璃、組件全產業鏈發展,“世界光伏之都”初具雛形。
全力打造綠色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引進索通、今飛、萬里揚、中鋁國際等國內知名企業,基本建成陽極炭素—電解鋁—鋁精深加工—鋁應用—再生鋁全產業鏈,與山東魏橋、敏實控股、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山東創新簽訂共建綠色高端制造產業聯盟生態圈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原鋁就地精深加工率達85.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0個百分點,全省重要的綠色鋁精深加工產業基地加速形成。同時,堅持一產業一方案、一企業一對策,推動煙草、煤炭、焦化、鋼鐵、化工等產業全面有序轉型,傳統優勢產業支柱地位持續鞏固。
統籌全域內外兼修 城市底氣越來越足
說起曲靖的變化,老曲靖人俞存弟頗為感慨。她說:“今非昔比,曲靖越來越繁華,城市變得越來越大,城市成長了,我們的生活環境在不斷改善,日子也越來越好了……”
提升在國家戰略、全省大局中的戰略地位,推進城市擴容提質,重構都市區空間格局,曲靖從未停歇腳步。
——堅持新型城鎮化和新型工業化“雙輪驅動”,按照構建“一主一副、多點支撐”城鎮發展格局的思路,推進省域副中心城市、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50%。
——大力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劃定城鎮開發邊界規模268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達10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104.6萬人,經濟總量占全市的44%。強力破解突出制約問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體制機制全面理順,中心城區10萬套歷史遺留商品房不動產權登記基本完成,爛尾樓項目全部盤活復工,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清理整治、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模式改革等工作有序推進,一批痛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成功創建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大幅提升。
——縣域經濟發展能力不斷增強,推動宣威副中心城市與曲靖中心城市協同聯動發展,加快會澤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重要節點建設,統籌推進富源、陸良、師宗、羅平與周邊地區協同聯動發展,創建美麗縣城兩個,所有縣(市)均達到國家衛生城市標準。扎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疏堵結合整治鄉村違法違規無序建房,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對全市14515個自然村逐村開展星級評定,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適度超前謀劃推進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繞城高速實現閉合,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1106公里,區位交通優勢更加凸顯。阿崗、車馬碧兩座大型水庫下閘蓄水,黑灘河水庫開工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全面解決。4G網絡和千兆寬帶行政村全覆蓋、5G網絡市縣城區全覆蓋,“城市大腦”上線試運行,基礎設施實現從瓶頸制約到優勢支撐的重大跨越。
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愜意生活幸福滿滿
民生是發展之源、社會之基、為政之要。近年來,曲靖市聚焦民生,加大民生投入,加快補齊民生短板,為市民幸福“加碼”,交上了一份溫暖的民生答卷。
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盡銳出戰、全力攻堅,5個貧困縣高質量摘帽,1203個貧困村全部出列,82.72萬貧困人口如期脫貧,全市人民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這場偉大的實踐中,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扶貧開發路子,20萬群眾實現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幸福大搬遷,會澤縣城安置區、宣威復興佳園安置區被評為國家美麗搬遷安置區,“三聯三爭”、縣級項目庫建設等典型經驗推向全省全國。
認真落實就業優先戰略,始終把穩就業、保居民就業擺在“六穩”“六保”首位,堅持產業、企業、創業、就業“四業聯動”,充分開發就業崗位,千方百計增加群眾收入,就業質量繼續提高。持續加快教育強市建設,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2%,縣域義務教育全部實現基本均衡,普通高考保持上線率高和本科多、高分多等良好態勢,職業教育成為全省一面旗幟,教育整體發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縱深推進健康曲靖建設,在全省率先實現縣級公立醫院提質達標和國家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全覆蓋,強綜合、精專科的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即將全面運營,醫療資源加快“提升提質”“重塑重構”,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7.1歲。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基本實現法定人群全覆蓋,養老服務業改革經驗全國推廣。
近日,省委、省政府發布了《關于支持曲靖市建設云南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見》,明確了曲靖市建設云南副中心城市的發展目標和重點工作任務。
發展目標
到2025年,云南副中心城市基本建成,地區生產總值突破5000億元,力爭達到6000億元,經濟總量占全省的比重超過15%,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
到2035年,建成更高水平的云南副中心城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2萬億元,進入全國地級城市50強,人均GDP、中等收入群體比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重點工作任務
●高水平建設云南先進制造業中心
打造引領性先進制造業集群
重塑支柱型傳統產業新優勢
培育壯大特色化新興產業
打造高端綠色食品產業基地
打造高能級產業平臺
●高標準建設網絡型基礎設施樣板
建設互聯互通的綜合立體交通網
建設多能互補的綜合能源網
建設安全暢通的現代水網
建設高效便捷的現代物流體系
建設先進適用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
●高品質建設宜居宜業城市
優化城市空間布局
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高質量建設區域功能中心
建設全省教育次中心
建設區域醫療康養中心
建設區域文化體育中心
建設區域金融服務中心
建設區域科研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