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臺科技農業產業發展對接會在昆明舉行。活動上,60多名兩岸產、學、研等領域代表,通過學術交流、推薦洽談、參觀展覽等方式,為推動云南和臺灣科技農業產業優勢互補、合作共贏集思廣益、群策群力。臺灣妍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德尚介紹,藥用植物生長易受氣候影響,質量難以控管且無法定量、定期產出,還存在蟲害、農藥等污染。而公司研發的智慧科技植物工廠項目,其核心科技農業應用于藥用植物食安溯源發展平臺,使用科技設備能夠實時監控生長環境、預測生育狀況、優化生產控管,可以對藥用植物進行全年性、計劃性栽培,并實現品質把控,能夠解決上述難題。
“農藥包裝廢棄物是一種被忽視的污染,隨意丟棄對人體健康及環境影響極大。”云南廠供基農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智軍表示,該公司推出的擁有掃碼智能回收、藥瓶數據統計、環境數據監測等7種功能的農藥包裝智能回收方案,能有效解決農藥包裝隨意丟棄問題,提高農藥瓶無害化處理率。“目前,項目已在陸良縣落地,設置設備75臺,月回收數量達5000瓶。”陳智軍介紹。
借助對接會在昆明舉行的機遇,昆明市投資促進局在活動期間舉辦推介會,積極面向臺商臺企招商引資。昆明市投資促進局副局長韓楓承諾:“同類項目凡是國內其他地方能夠提供的優惠條件,昆明都可比照提供并爭取更多優惠。對企業承諾減免的、精簡的、暫緩的事項,一定言出必行、說到做到。積極主動解決項目用地、供排水、交通、用電、用氣、用工、審批、融資以及企業職工子女入學、就醫、社會保障等問題,為企業和企業家當好‘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提供全天候、全周期的‘保姆式’服務。”
“近年來,我們充分發揮云南區位、氣候、資源、民族文化等豐富多樣的稟賦優勢,推進云臺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云南省委臺灣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張燦介紹,截至2022年6月底,在滇臺企總數為1104家,到位資金130億元,其中農業產業172家,到位資金超20億元。臺商臺企發揮研發、培育、種植、精深加工、營銷等先進技術及管理經驗方面的優勢,深化云臺科技、農業產業等領域合作,為云南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今年,我們出臺了《云南省臺胞服務指南》《云南對臺招商引資服務指南》,為廣大臺胞臺商臺企來滇投資、興業、學習、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經過交流研討,參會代表認為,云臺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的空間越來越廣闊,下一步將重點加強科技農業、生物醫藥與大健康、農文旅等產業的合作,帶動更多臺企到云南創業、興業,實現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