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觀察 > 正文

龍陵縣:大力發展綠色的石斛產品 打造“中國石斛之鄉”定位

智庫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軟實力”的重要載體,智庫的研究報告集中各方面智慧,站在時代前沿,洞見未來趨勢,不但服務公共政策,推動科學決策,同時也影響發展走勢。如何在智庫的研究報告中感知趨勢、眺望未來?從1月6日起,《云南經濟日報》在每周四推出特別策劃《智庫報告》,聚焦云南經濟社會發展焦點問題,展示最具價值的智庫研究成果,透視背后的大趨勢、大變革、大機遇。保山市龍陵縣圍繞打造“中國石斛之鄉”的發展定位,主動融入全省發展大局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大力發展綠色、有機、安全、健康的石斛產品,初步形成了集種苗培育、盆景花卉、石斛種植、楓斗加工、精深加工、全面銷售為一體的石斛全產業鏈格局。

龍陵縣高度重視石斛產業發展,成立石斛產業工作領導小組,制定產業發展意見,聚力發展石斛產業。目前,全縣石斛種植面積達36000畝,2021年實現石斛鮮條產量7500噸,實現一、二、三產全產業鏈產值47億元,龍陵紫皮石斛種植面積及產量均占全國的70%以上和全省80%以上。龍陵石斛先后榮獲“中國紫皮石斛之鄉”“云藥之鄉”“中國滋養文化示范基地”“國家林下經濟及綠色產業示范基地”“中國石斛產業發展聯盟會員單位”等稱號,獲得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和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列入《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和《云南省中藥材標準》,石斛綜合競爭力在全省縣(市、區)排列首位。注冊石斛企業137家,培育石斛產業規上企業8家,成立石斛專業合作社27個,建成石斛楓斗加工廠15個,市級石斛檢測中心1個,成立縣級石斛研究所1個,現有石斛初級產品交易市場3個,正在建設規范化中藥材(石斛)交易市場1個,發展81個村(社區)1.5萬戶6.5萬余人從事石斛產業(占全縣總人口21%)。石斛產業已成為龍陵縣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支柱產業。

組織健全高位推。龍陵縣委、縣政府把石斛產業作為全縣的重要產業來抓,積極構建“政府主導、農民主體、部門聯動”的產業發展模式,共同推進石斛產業發展。成立了縣石斛產業工作領導小組,組建石斛產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建立了石斛產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成立石斛研究所。圍繞“綠色、生態、安全、健康”的發展理念,按照“大產業+新主體+新平臺”的發展思路和“發展一項產業、帶富一方百姓”的宗旨,以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為目標,緊緊圍繞“龍陵石斛全產業鏈融合”的發展思路,構建起“政府+科研單位+新型經營主體+基地+農戶”的產業幫扶模式,形成“政府引領、部門聯動、協會助推、新型經營主體帶動”的互動發展雛形,促進了資源的優化和配置,實現了信息資源共享,利益聯結機制不斷健全,有力推動了石斛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規范種植提水平。開展石斛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培訓,提高石斛的規范化種植管理水平,大力推廣綠色、生態、有機的仿野生種植和集約化種植模式。支持石斛企業及合作社建設種苗繁育基地,開展石斛良種選育、推廣,確保石斛種苗有效供給。嚴格執行石斛種植申請備案制度、成熟采收管理制度、質量安全承諾制度、施肥用藥登記制度、產品質量檢測檢驗制度、產品收購申請備案制度等石斛規范性生產六項制度,構建了從產地選擇、種植管理、生產加工、銷售流通全過程的標準體系。2021年,完成石斛新植面積2600畝,完成提質增效7000畝,基地化率達80%,鮮條產量達7500噸;分別建成省級石斛種植示范基地1個、市級石斛種植示范基地3個、縣級石斛種植示范基地5個。

把控質量保安全。堅持綠色、生態、安全、健康的石斛產業發展理念,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嚴格執行石斛生產檔案、質量認證和市場準入三項制度,對石斛種植、加工、銷售等環節進行有效監管,逐步建立行業標準、企業標準,建立完善溯源體系,確保上市流通產品100%檢測合格。緊扣石斛種植向高效、高產、優質的目標,不斷提高石斛產業綠色化水平。與昆明通標企業管理有限公司達成協議,由云南富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龍陵縣原益石斛開發有限公司、龍陵縣靈巖穗花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龍陵縣兩半崖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龍陵縣斛源花卉種植園、龍陵縣林博石斛種植專業合作社等6個主體申請完成石斛種植基地有機轉換認證8560畝,目前有石斛有機基地1741.8畝。

規范加工名聲揚。嚴格按照石斛楓斗生產標準,全面開展持證加工、加工備案登記和加工人員健康管理制度。2021年建成標準化石斛楓斗加工廠5個,提升改造石斛楓斗集中加工點20個,新建石斛楓斗加工廠保鮮庫3個,加工石斛楓斗1500噸。累計開展技術培訓3.6萬人次,其中14261人獲得人社部頒發的《國家中藥材楓斗加工技術資格證》,是全國唯一對楓斗加工人員進行規范培訓并頒發證書的縣。龍陵也成為全國石斛楓斗加工第一縣。

標準建設提水平。成立了龍陵縣石斛研究所、中國·龍陵石斛種質資源保護研究中心、建成“李凡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石斛)”,研究出紫皮石斛林下和簡易設施仿生有機栽培技術各1套,服務種植企業及農戶15200人次,形成產學研緊密結合的科技創新模式。先后制定了《云南省地方標準 紫皮石斛》《地理標志產品 龍陵紫皮石斛》《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紫皮石斛》《紫皮石斛(齒瓣石斛)Zipishihu(Chibanshihu)中藥標準》,紫皮石斛成為全國首個獲得“藥食兩用”準入的石斛種類。申報龍陵石斛“健字號”16個,目前已獲得4個;30個保健飲片率先列入《云南省基本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上海市醫保目錄》。實施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14項,獲省級科技進步獎2項,國家認證專利62項,國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項。2021年“高原山區重要中藥材高品質種質創新及應用”項目獲云南省2020年度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持續開展以石斛為主的藥用植物種質資源調查、收集、保存和鑒定工作,共收集種質資源874份,全部遷入“中國·龍陵石斛種質資源保護研究中心”進行保存和保護,完成379種現花種質的鑒定工作。

品牌打造提價值。目前,龍陵已獲得“中國紫皮石斛之鄉”“云藥之鄉”“中國滋養文化示范基地”“國家林下經濟及綠色產業示范基地”“中國石斛產業發展聯盟會員單位”等榮譽稱號。全縣堅持把品牌打造作為提升產業附加值重要發力點來推進,打造了極斛、古箐寶、元斛等企業品牌,開發原液、凍干粉、楓斗、精片、石斛酒、保健品等30個系列100多個產品。云南品斛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龍陵縣云河石斛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龍陵縣龍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龍陵縣富民石斛專業合作社、龍陵縣登峰石斛種植專業合作社、龍陵縣建青石斛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申報使用“龍陵紫皮石斛地理標志產品”區域品牌標志。分別于2011年、2016年成功舉辦了第五屆、第十屆中國石斛產業發展論壇。先后數次參加全國各類石斛論壇會、農展會、農博會,在上海、浙江、廣東、湖南、河北等經濟發達地區加盟石斛銷售連鎖店、體驗店(館)數個。此外,在拓展市場營銷上,線上通過淘寶、天貓、京東、融易購等互聯網平臺,線下全國各地實體店多渠道進行市場營銷。隨著龍陵石斛產業的發展,知名度不斷提升,先后在CCTV-1、CCTV-7頻道播出專題片,《中國綠色時報》《云南經濟日報》等媒體多次報道龍陵石斛。央視財經頻道聯合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等單位,在北京發布2015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龍陵紫皮石斛地理標志產品”品牌榮登全國工藝品、中藥材及其他類地理標志產品品牌榜第二名,品牌強度910.0,品牌價值44.15億元。在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建設暨2016年區域品牌價值評價結果發布會上,龍陵石斛以品牌價值75.15億元和潛在價值261.26億元,榮登2016年全國農業企業品牌10強、最具潛力區域品牌30強和區域品牌價值百強榜。在2018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發布會上,龍陵紫皮石斛榮登2017中國品牌價值區域品牌(地理標志產品)前100排行榜,排名第75名。

創新模式促發展。全縣石斛花卉種植主要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扶貧發展模式,以企業帶動農戶發展,通過公司與農戶簽訂種植合同,由公司種植基地實行統一育苗、統一向農戶供應種苗、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防疫防病、統一回購銷售“五個統一”,積極促進農戶參與到企業生產當中來,形成鏈接式產業鏈。基地不僅能提供就業崗位,還能帶動周邊勞動力實現就業3500人次,有效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壯大村集體經濟,撬動當地經濟發展,開拓石斛產業新發展。花卉種植成功后,公司再通過回購花卉收益和發放農戶務工收入,帶動當地農戶增收致富,從而有效實現企業、農戶的互利共贏。

產業延伸集群化。龍陵石斛種植、加工、流通、餐飲、康養、觀賞等產業鏈不斷拓展,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發展態勢向好,產業鏈功能布局合理。組織推動上,走好“政府+協會+組織”基礎路;資金扶持上,走穩“財政+金融+項目”精準路;質量管控上,走實“質量+品牌+市場”創新路;延長產業鏈上,走順“研發+培訓+標準”長效路;三產融合上,走出“石斛+N”的健康路。2021年,實現石斛全產業鏈產值47億元,實現石斛農業產值9億元、加工產值23億元、三產產值15億元。以云南品斛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代表的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龍頭企業于2012年通過招商引資成立,共投資4億元建成集石斛中藥飲片產品研發、加工生產檢驗為一體的生產基地,建成800畝石斛有機種植基地和140畝的現代化工業廠房,現有石斛中藥飲片生產線1條、石斛保健食品生產線2條、石斛酒生產線2條,主要產品有石斛中藥飲片、石斛保健品、石斛保健酒等品類,目前已獲得GMP、ISO9001、有機、HACCP等權威認證,具有藥品、食品、保健食品生產資質,是省內規模最大的石斛深加工制造商和代工商,可生產石斛片劑、粉劑、顆粒劑、石斛固體飲料、液體飲料、石斛酒等產品。

在下一步發展中,規劃在縣城建成中國·龍陵石斛專業化交易中心;在龍山鎮建設石斛標準化種植示范園10000畝,在鎮安鎮建設以石斛花卉為主的生態花卉觀光園5000畝;在龍山鎮和鎮安鎮建設以石斛為主線,以溫泉文化和非遺文化為特色,集石斛種植、加工、研發、科普、商貿、文化旅游、康養體驗于一體的石斛產業集群區,形成“一心、兩園、一區”的總體空間布局,通過龍頭帶動作用,以美麗鄉村、產業發展集聚區等為載體,推進石斛康養、產景互融、農旅結合等項目建設,引領“全域美”旅游健康發展,不斷提升產業集群支撐能力和配套能力,實現產業集群化。

關鍵詞 盆景花卉 石斛種植 智庫報告 保山龍陵 中國石斛之鄉 全產業鏈格局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