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晉寧區堅持黨建引領,以全域旅游發展為契機,依托獨特的生態資源優勢,精心謀劃打造各類旅游特色項目,譜寫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的新篇章。規劃先行,高位推進。晉寧區委、區政府以創建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為契機,將抓黨建促農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納入黨委議事日程,依托本地歷史人文、山水自然、田園風光等優勢,以提升農業、拓展文化、豐富旅游的發展模式,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生態、旅游資源。單項編制《晉寧區“寶雙夕”文化旅游概念性規劃》《晉寧區六街鎮鄉村旅游概念性規劃》,著力構建1條環滇池文化旅游發展帶、2大特色文化旅游城鎮、2條旅游發展廊道、3大文化旅游功能區的“一帶、雙城、兩廊、三區”旅游新藍圖。投入“旅游革命”獎補資金1200余萬元,建設村級游客服務中心3個、鄉村旅游廁所12座;整合公共文化資源,從城區到鄉村打造園林式、花園式、開放式、休閑式的148個多元一體“一刻鐘文化圈”,旅游業態中嵌入鄭和文化、古滇文化內涵,不斷豐富游客現場體驗。
要素融合,夯實基礎。堅持黨建引領,人才先行,一方面積極引進鄉村旅游人才,外聘文化旅游項目總運營師,招錄文化旅游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本土鄉村旅游經營服務人才,深化“萬名人才興萬村”行動,選聘熟悉鄉村旅游、文化傳承開發等方面的“土專家”37名;回引優秀大中專畢業生、外出務工人才60余名回鄉,用好田園風光、歷史文化、古宅民居等鄉土資源發展鄉村旅游;聘任17名鄉村振興工作專員、3名鄉村CEO,組成鄉村旅游經營服務團隊,激發人才要素活力。打造集圖書閱讀、旅游服務、藝術展覽、文化沙龍、輕食餐飲等為一體的新型文化業態,建成月山書苑、創新C區·文旅生活匯、新華·悅讀匯、二街·仁德源、魯黑·記憶、福安·歸廬6個農文旅新地標。發放鄉村旅游宣傳折頁5萬余份,開發晉寧智慧文旅云平臺,推出博物館VR全景導航、精品旅游線路推廣、全程旅游咨詢等線上服務,拍攝文化旅游宣傳片4個、策劃專題文旅小視頻7大類102個,線上線下廣泛傳播影響。
培育品牌,集聚人氣。以花為媒打造“花之晉寧”文化活動品牌,推動文化服務賦能產業發展,開辦“53”騎行文化節、滇池濕地文化節、新知晉寧——掠影書畫農耕文化藝術節、漁之樂——舊寨漁人文化節、寶峰鮮花啤酒音樂節、響水油菜花節、露營文化節等系列特色活動,讓“美麗經濟”競相綻放,釋放資源魅力和發展活力,助力鄉村振興。堅持“一村一特色”,探索鄉村旅游特色發展之路,挖掘文化旅游特色村,全面提升二街鎮魯黑村旅游服務功能,爭創國家級重點旅游村;培育福安、沙堤等環滇池周邊美麗鄉村、旅游名村;打造以石寨山大遺址、徐霞客游線標志地為核心的鄉村文化休閑旅游點;深化夕陽鄉村民族文化旅游線路,豐富“民族元素+農文旅”活動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