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科學家研發出一套衰老“早篩”系統,不僅能提前獲知衰老情況,還能提供針對性的延緩衰老辦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下稱“深圳先進院”)生物醫藥與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於邱黎陽告訴記者,其團隊研發出一種蛋白探針,可以快速便捷地檢測出人體“衰老指標”NAD+的含量。據悉,加入深圳先進院不到兩年,他已經成立公司,相關檢測儀器預計將于今年上市,以迅速實現成果轉化。
衰老到底如何判斷?看皺紋、體態或者眼神?對此,科學家給出了更加科學的答案:人體內NAD+的含量。
據悉,NAD+是一種輔酶,廣泛存在于血細胞中。關于它們對人體的作用,於邱黎陽形容其為“健康資產”。就像貨幣之于社會,合理的NAD+含量和分布對于生命體的健康運轉至關重要:維持基因組的穩定性、保持能量的正常代謝都依賴NAD+的合理生成與分配。
“‘健康資產’NAD+的發行和分配決定了生命能否可持續發展。”於邱黎陽說。
不少研究已經證實,NAD+的含量與衰老有關。比如2018年,國際頂級期刊《細胞》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補充了NAD+后,年老小鼠和年輕小鼠的毛細血管數量和密度幾乎一致。
找到了衰老指標,卻離解開衰老密碼還很遠,檢測手段就是一大障礙。
於邱黎陽說,傳統的NAD+檢測方法,需要動用體積龐大且單臺售價均在70萬元以上的質譜儀和色譜儀,配合專業檢測團隊,3天才能拿到結果。因此,只有大型實驗室才有條件開展檢測。而團隊此次的成果,讓NAD+檢測得以走入普通家庭。
團隊首先設計了一種很“聰明”的蛋白探針,其中包括可以和NAD+結合的受體蛋白、用于發光的生物發光蛋白和熒光蛋白。蛋白探針識別NAD+后會發生構象變化,隨即探針發光的顏色也會變化。
隨后,團隊將蛋白探針集成在一臺比手機略大的檢測盒中,用戶只需自取一滴血液,將其與反應液融合再放入檢測盒。最后,用相機拍照,就能得到一張“紅藍相間”的照片。“探針與NAD+結合時發紅光,不結合時發藍光。因此,紅藍光的比例是NAD+濃度的反映。”於邱黎陽說。
據悉,這也是世界上首臺便攜式NAD+檢測儀。
自2021年加入深圳先進院,於邱黎陽覺得自己有兩件很幸運的事。第一是不到一年就拿到了科研成果的專利;第二是依托深圳先進院成立了公司,迅速實現了成果產業化。
深圳先進院成果轉化處處長吳小麗告訴記者,院里經過多年發展,已經探索出一條完善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管理辦法,為科研人員提供一站式服務,讓他們有更多精力投身研發。
有了堅強后盾,項目也在穩步前行。自拿到專利以來,團隊沒有止步于NAD+的檢測,而是同步研發治療方案。目前的最新突破是,他們發現了人群中不響應NAD+補充劑的狀態,為相對科學地補充NAD+提供了指引。
科研和轉化兩手抓。依托深圳先進院成立公司后,首款產品——便攜儀NAD+檢測儀預計將于年內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