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關注 > 正文

云南省吳家營街道:“寶珠梨+”產業振興打造新引擎

鄉村要振興,產業要先行。

近年來,昆明市呈貢區吳家營街道以產業振興為抓手,充分立足村情特色,充分挖掘自然資源,做大做強寶珠梨品牌,發揮轄區山清水秀的優勢,盤活利用鄉村閑置資源,積極發展生態農業、鄉村休閑觀光旅游、特色餐飲等新型業態,促進社區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帶動村民就地增收致富,打造鄉村振興發展新引擎。

規模化種植產業化經營

吳家營街道轄區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呈貢寶珠梨”的核心種植區,有近500年的寶珠梨種植歷史。吳家營街道緊緊依托“呈貢寶珠梨”特色農業根基,改變村民傳統種植觀念,大力發展特色生態農業種植和林下經濟,組織開展寶珠梨規模化標準化種植,走出了一條“寶珠梨+”產業振興之路。先后在萬溪沖社區建成4500余畝寶珠梨高品質種植園,在段家營社區打造700畝寶珠梨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在劉家營社區建成20余畝特色老品種梨種質資源保護基地。截至2021年底,吳家營街道轄區規模化種植寶珠梨達7000畝,年產優質寶珠梨近12000噸,年產值達8000萬元。

同時,構建特色產業鏈,開發寶珠梨深加工產品和文創產品,社區集體經濟領頭,龍頭戶參與,與第三方合作研發制作銷售梨膏、梨干、梨醋、梨酒及梨冰棒等系列產品;邀請國家級烹飪大師烹制推出寶珠梨全宴特色菜品,探索衍生寶珠梨餐飲業態;與西聯文創合作開發抱枕、背包、筆記本及手繪明信片等寶珠梨文創產品,進一步提升寶珠梨產業價值。

此外,通過創新舉辦“梨花節”“采摘節”,“線上+線下”銷售寶珠梨,打通寶珠梨銷售“最后一公里”,形成“基地+合作社+農戶”的利益機制,實現以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增收、以產業增效帶動鄉村提質。

發展綠色生態種植

毗鄰梁王山,坐擁松茂水庫、撈漁河,吳家營街道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該街道以撈漁河為軸,打造松茂水庫—撈漁河湖濱生態休閑綠色廊道,全域綠道串聯沿線4個社區,探索出“以旅助農、以旅促農”的發展新路。劉家營社區在撈漁河河畔種植了近70畝格桑花、100畝油菜花,建成7畝五彩花海景觀;在今年花開期間,吸引了近2萬名游客前來拍照游玩,成為了都市人的向往之地,帶動了劉家營社區餐飲業發展、農特產品銷售。萬溪沖社區在驢子箐水庫旁修建了長4公里的登山道,在沿途景色秀麗處修建8個觀景平臺,游人可拾級而上,登高望遠,俯瞰山川,遠眺滇池;在萬溪梨園中修建了6.72公里彩色瀝青自行車賽道,游客可在騎行過程中近距離賞花、摘果,體驗農事樂趣。

同時,依托生態農業種植基礎,吳家營街道在植被資源豐富的郎家營社區趙家山村發展綠色生態種植,在荒坡空地處種上了梁王茶、香椿、酸木瓜、刺龍苞等“田園四寶”。今年已種植梁王茶22000株、香椿5000株、酸木瓜3000株、刺龍苞2100株。

盤活利用鄉村閑置資源

將鄉村閑置的土地、房屋等“沉睡資源”喚醒,加快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是吳家營街道推進鄉村振興的又一個創新探索。

萬溪沖社區按“合作社+公司”的模式,將4處閑置的公房分別升級打造成集咖啡售賣與圖書館功能為一體的“禾下”咖啡吧、專家工作站、人才公寓和“滇中一顆印”民宿。同時,引進第三方專業運營管理公司,共同將65畝社區閑置集體土地打造成呈貢區首個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開展中小學生課外勞動實踐研學教育服務活動。

劉家營社區按“農戶+合作社+公司”的模式,整合流轉閑置土地資源704畝,社區集體經濟獲利增收140萬元。同時,今年將33畝集體閑置土地流轉出租給云南茗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開展“稻魚共生”綠色循環種植養殖,并依托該項目開展插秧摸魚、生態研學、果蔬采摘等體驗活動,帶動村民創業就業增收。

段家營社區將300平方米的閑置公房改造成果蔬保鮮冷庫,服務社區農戶,預計每年可增加社區果蔬銷售收入近30萬元。

關鍵詞 云南省吳家營街道 鄉村振興發展新引擎 集體閑置土地流轉出租 云南寶珠梨 寶珠梨全宴特色菜品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