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4個月了,工錢一拖再拖,本來已經不抱希望,沒想到司法所這么快就幫我們解決了難題。”
“以后務工我們一定要簽訂勞動合同,發生欠薪要向有關部門求助。”
……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勐宋鄉農民工工資兌現會上,16名農民工收到項目承包方拖欠的工資17.8萬元,激動地訴說著心中的謝意。
“工資報酬是農民工最直接、最核心的權益,每一份工資都牽動著一個家庭的幸福冷暖。”西雙版納州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孔樹華表示,2022年以來,西雙版納州政法機關緊盯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多部門聯合發力,通過強化法律援助、提升法治宣傳質效等措施,推動法律服務能力提檔升級,幫助務工群體依法維權。
法律援助,有“時效”也有“實效”
4月9日,巖某某等10余名農民工到勐宋司法所求助,稱其在某工程項目務工,自年初以來一直未獲得相應的勞務報酬,經多次與承包商溝通仍得不到解決。
經勐宋司法所核實:該項目存在二次轉包,實際施工的承包商以第一承包商未按合同約定支付相應工程款為由,拒絕支付巖某某等農民工的勞務報酬。
了解情況后,勐宋司法所積極與相關部門聯合開展調解,在兼顧農民工的訴求和項目二次承包商現實困難的前提下,多次與涉事三方溝通協調,依據《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釋法說理,闡明拖欠農民工工資和非法討薪可能承擔的法律后果。
最終,項目第一承包商于4月11日將準備支付第二承包商的部分工程款直接支付了第二承包商拖欠的農民工工資。
“這起案例只是西雙版納州政法機關強化法律援助,有效化解欠薪糾紛的一個縮影。”孔樹華說,長期以來,西雙版納州政法機關持續完善和拓寬農民工欠薪維權渠道,簡化受理程序、提升辦理實效,有效發揮“農民工綠色通道”作用,優先受理、優先指派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和為農民工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務,做好農民工討薪、工傷賠償、勞動合同糾紛等案件的法律援助工作。
聯合發力,有“硬招”也有“實招”
2022年底,勐臘縣人民法院執行局受理執行了一起因承攬合同糾紛引發的勞動報酬追償執行案件。立案執行后,執行法官向被執行人張某某發出執行通知書及報告財產令,并依法及時查詢、凍結了張某某的銀行賬戶、網絡資金。
起初,張某某有抗拒情緒,反復提出存在的各種困難,不積極按法院判決履行。執行法官通過反復與張某某釋法,張某某終于認識問題的嚴重性,主動提出請法院給予適當的寬限期,自己會想辦法籌措資金。最終,張某某在寬限期內自動履行完畢。
“為加強勞動者權益保障,全州兩級法院常態化開展‘涉農民工工資和其他涉民生案件’‘清理超長期未結案件’等專項行動。2023年以來,執結涉農民工工資和其他涉民生案件242件,執行到位5100.95萬元。”西雙版納州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局綜合科科長唐永瓊介紹,全州兩級法院還以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賬款案件專項執行工作為重點,深入了解涉案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和存在的困難,及時發放執行案款,為企業紓困解難。
在助力務工者工資清欠工作中,西雙版納州政法機關堅持追討欠薪與依法懲治惡意欠薪違法犯罪并重,強化跨部門工作合力,持續織密農民工維權保障網絡。西雙版納州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李青介紹,全州檢察機關融合“刑事+行政+民事”檢察職能,強化多部門聯合協作,提升案件辦理實效。同時,堅持釋法和維權一體化,既主動約談欠薪方嚴肅釋明欠薪的法律后果,促進雙方達成調解協議,減少農民工訴累,也積極協助農民工申請司法確認,確保維權質量,解決后顧之憂。
法治宣傳,有“重點”也有“看點”
知法才能守法,懂法才會用法。“八五”普法工作中,西雙版納州政法機關將農民工普法工作納入普法規劃,常態化組織普法工作隊、鄉鎮干部、村(社區)干部、“法律明白人”等各級普法宣傳隊伍,深入基層一線和建設工地、企業,加大對務工群體普法力度。
“調解農民工與招聘方的‘欠薪’糾紛,雙方建立勞動關系過程的規范性非常關鍵。如果農民工能將法律知識運用到勞動合同的簽訂、擬寫相關款項的欠條和收據等方面,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依法維權的成功率。”勐海縣司法局勐宋司法所所長刀金祥如是說。法治宣傳應聚焦農民工維權方面的常見問題,借助形式多樣的普法載體,破解法律知識太深奧、典型案例太專業等難題,才能切實讓農民工學到法律知識,提高依法維權的意識。
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開展以來,西雙版納州委政法委聚焦重點區域和重點人群,緊扣“通俗易懂”和“以案釋法”兩方面重點,統籌全州政法機關開展“法援惠民生 助力農民工”法律援助進工地普法宣傳活動,圍繞勞動合同的簽訂與糾紛預防、工傷的認定與處理等方面,提升農民工依法維權意識。同時,深化運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法治宣傳“五用工作法”,以“送法上門”、巡回審判、流動法治宣傳車、法治文藝演出等方式,讓法律知識更加“平易近人”、普法宣傳更具特色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