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經濟 > 正文

全球新動態:港股“丐版IPO”撐股價?7月效果不佳!

財聯社7月29日訊(編輯 周新旸)7月的港股迎來了一波上市高峰期,本月港交所有16只新股在其主板掛牌上市,創下了年度上市新股最多的月份。


(資料圖)

2022年至今,港交所主板總共迎來42家新掛牌公司,當前,7月份上市的新股就占了年度至今總數的38%。

值得一提是,當下資本市場大環境低迷,港股IPO在2022年的破發率接近80%,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頻出。市場參與者想到了“丐版IPO”縮量發行的辦法,企圖穩定新股上市后的股價表現,不同于A股IPO規定最低也需要發行10%新股,港交所對發行新股比例沒有硬性規則。

縮量發行到底能不能對上市新股的股價起到穩定支撐作用呢?從港股7月上市的新股結果來看,效果并不理想。

據統計,7月份港股上市的16只新股,有6只的發行量低于總股本5%,1只的發行量低于5%,而它們的股價到截止發稿時的表現并不是很理想,漲幅均為負數。

其中發行量最低的涂鴉智能-W(02391.HK),上市至今跌25.08%

下半年港股IPO表現謹慎樂觀

中泰國際認為,在港交所的努力和各項利好經濟增長的政策支持下,預計下半年IPO市場逐步重拾動力。

瑞銀亞洲區股票資本市場部聯席主管兼董事總經理郭自力對港媒表示,對下半年香港新股市場的表現審慎樂觀。他認為,由于目前經濟環境復雜,存有許多不明朗因素,加據市場波動,令企業選擇上市時機有一定困難,而定價會更為理性,但他強調香港市場韌性強,現有超過200家企業排隊上市,優勢的項目在合理定價下仍能完成融資。

郭自力提到,愈來愈多海外上市的中資概念股,以雙重上市回歸香港市場,而今年亦有不少中概股以介紹形式上市,相信中概股回流會繼續。

郭自力留意到,中概股的投資者結構近年出現變化,由最初的國際投資者占8成,新進投資者(主要是亞洲投資者)占2成,至最新調整至7比3,反映新進投資者愈來愈留意中國資產。

關鍵詞

熱門資訊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