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金公司發布研報稱,美股二季度業績沒有擔心的那么差,但疲態已現。往前看,去庫存階段增長仍將下行,但非去產能周期降低了深度衰退概率。從需求、產能,庫存、資本開支、杠桿五維度打分,該行發現半導體、電信服務壓力相對更大;零售和交通運輸也值得關注。
一、美股盈利所處位置:增速回落,零售、金融落后;成本抬升
二季度,標普500盈利同比6.3%(vs.一季度9.3%)。6月中以來,市場對2022和2023年盈利分別下調5%和0.2%,使2022年和2023年EPS增速從10.6%和9.7%分別降至5.6%和9.5%
二、庫存與產能周期:逐步進入主動去庫存,但資本開支周期并未開啟,產能利用率依然處于高位
1)主動去庫存除了抑制價格、進口需求和再投資意愿外,低價銷售也會擠壓企業盈利和利潤率;2)與以往周期不同、也是較為“幸運”的地方,此次企業并沒有出現明顯的產能過剩和債務高企現象,這主要是得益于本輪資本開支周期并沒有大幅開啟。企業在資本開始上的“滯后反應”反而在突如其來的需求放緩中避免了產能過剩的尷尬境地,反而有助于保護其資產負債表,降低了去產能和去杠桿引發深度衰退的概率
三、去庫存疊加去產能周期的經驗:以2014~2015年油價大跌對頁巖油企業的沖擊為例
去庫存(需求弱)疊加去產能(破產違約)對于盈利的傷害是巨大且持久的。2011~2014年中油價維持高位長達3年,刺激了企業投產需求,但資產周轉率持續下行。2014年中油價大跌給頁巖油企業造成了盈利和資產質量的雙重沖擊,破產違約也明顯增多。反觀當前,能源企業資本開支滯后,資產周轉率及杠桿率依然健康,這可能使得能源企業不至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