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財聯社1月30日訊(記者 劉夢然)科大訊飛(002230.SZ)業務在2022年受到多輪沖擊。公司董事長劉慶峰今日在與投資者交流時坦言,原先計劃將去年前三季度往后延的項目在四季度加快完成,但四季度仍受疫情波及,不斷出現人員感染情況,而很多重大項目需要專家組聯合開會,諸多原因確實造成很多業務后延,但未發生大項目丟單情況。未來5年,公司根據地業務將實現200億元以上毛利。
據了解,科大訊飛的營收一般呈季節性特征,四季度營收占比較重,以2021年為例,四季度的營收占比超過了40%。最新業績預告顯示,去年公司在全國各地的項目招投標延遲,尤其是第四季度超過20個項目、超過30億元合同延期,對公司經營產生影響。
不過,劉慶峰在說明會上表示,從跟蹤的情況看,去年四季度延期項目沒有一個取消,沒有發生大項目丟單,延期訂單將在2023年陸續實施,而且絕大部分應該在上半年完成招標。業務占比方面,有60%是教育領域,40%是醫療和智慧城市相關。
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83.14億-201.4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10%;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為4.7億-6.2億元,扣非凈利潤為3.9億-5.4億元,同比均大幅下滑。且分季度看,四季度凈利潤呈同比下降。
去年,科大訊飛持有的三人行、寒武紀、商湯等金融資產因股價波動導致公允價值變動收益金額較上年同期減少約5.87億元,進一步影響了公司當期歸母凈利潤。
在說明會上,劉慶峰重點介紹根據地業務相關進展。報告期內,根據地業務實現良性增長,四季度錄得13%的營收同比增長,全年實現了23%的增長,抵消了大項目延期所產生的影響。
據了解,根據地業務可幫助科大訊飛獲得長期穩定增長的收入,使其具備穿越經濟周期的能力。智慧教育、醫療等剛需業務則是科大訊飛根據地業務的代表。
劉慶峰在交流中表示,未來5年,科大訊飛能形成控盤能力且有穩定預期的根據地業務市場規模,將達到600億-650億元,將實現500億以上營收目標以及達到200億以上的毛利,成為公司發展的基本盤。
劉慶峰表示,在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剛需領域已經形成了越來越強的比較優勢,甚至在很多領域已經形成代差級的優勢,在未來找到科大訊飛成長的確定性。
(編輯:曹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