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博士生送外賣不是人才資源的浪費,因為這只是短期行為。真正的浪費,是非個人原因造成的無法畢業,把學歷教育變成一種沒有盡頭的死循環。近日,“浙大博士生送外賣”當事人孟偉發布的一個道歉視頻引發熱議。孟偉在視頻中稱自己給浙江大學丟人了,給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丟人了。對于孟偉的道歉視頻,不少網友留言表示,職業不分貴賤,憑自己努力賺錢不丟人。浙大控制學院此前通過媒體回應稱,學院領導、導師組與孟偉進行過多次深入交流,并提供人文關懷和幫助。
自從兼職送外賣以來,孟偉一直面臨爭議。有人認為送外賣浪費了他的知識,提出以他的學歷有更好的去處,也有人質疑他這樣做是為了博眼球。不能說這樣的質疑沒有道理,但兼職送外賣作為一種個人選擇,還是應給予尊重。
事實上,如果足夠了解事情全貌的話,孟偉送外賣是非常容易理解的。2021年,孟偉的孩子出生后不久,就得了暴發性心肌炎。此時,他已經拿不出更多的錢來。對于一個有孩子的家庭,沒有現金流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找份工作,獲得一份穩定的收入,是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而送外賣可能是當時孟偉為數不多的選擇之一。
當然有人會說,以孟偉名校博士的學歷背景,他應該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至少要與他的能力相匹配。但是不要忘了,此時的孟偉仍是博士在讀,還沒有畢業。他自己也說,送外賣時間更加自由。可見,孟偉的主要精力是放在照顧家庭和完成學業上,他很難去找一份穩定或者說專業對口的工作,送外賣只是兼職,是一種不得已的選擇。
高學歷人才送外賣早就不是新聞。幾年前就曾有一個調查,美團的外賣員中,碩士生有6萬人之多,本科以上有17萬人。不久前,畢業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的碩士研究生何同學送外賣一事,也曾引發關注。這不是什么學歷貶值,而恰恰說明這個社會越來越開放和包容,職業差距至少在觀念層面正在縮小。也正因為有這樣的土壤,當個體在遭遇困境的時候,才會拋下學歷光環,勇敢地走出這一步。
所以在我看來,對于“浙大博士生送外賣”,輿論似乎都跑偏了方向,把焦點放在“職業不分貴賤”“憑努力掙錢不丟人”這種淺層次的討論上。其實相對于“丟不丟人”,浙大博士生送外賣折射出的某些問題,似乎更值得關注。
孟偉在校期間,曾獲得浙江大學十佳研究生黨支部書記、浙江大學優秀黨員、浙江大學十佳大學生等多項榮譽,履歷非常亮眼。然而從2014年9月被保送浙江大學控制學院智感所直博,到現在8年過去,孟偉仍然未能博士畢業。對于遲遲未能畢業的原因,孟偉說:“有我自己的原因,但也有客觀因素存在。目前,學校對于博士研究生的考核是不完善的,整個博士在讀期間,只有一次中期考核,導師也放松了對學生的管理和要求。我的導師前幾年安排我去做一些橫向的課題,沒有科研成果產出,對于博士課題是沒有幫助的,能力也沒有提高。”
孟偉反映的這些問題究竟是否存在,以及多大程度存在,需要更多的信息披露,更需要專業人士對此展開充分討論。部分博士生與孟偉有類似經歷,他們共同面臨的困境就是,休學不可行,轉碩不甘心,博士畢業遙遙無期,同時又要面對家庭等各種外在壓力。如果是個人原因,個人需要克服,如果是導師的原因,那校方確實應該給個明確的說法。
名校博士生送外賣不是人才資源的浪費,因為這只是短期行為。真正的浪費,是非個人原因造成的無法畢業,把學歷教育變成一種沒有盡頭的死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