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云南省茶葉流通協會以“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范行為,促進流通”為宗旨,為實現茶產業由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轉變為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出主意,想辦法,克服了疫情肆虐、市場疲軟的影響,取得了較好成效。種植面積、產量齊升,云茶產業健康發展。2021年全省茶葉種植面積740萬畝,比上年增2.8%;總產量49萬噸,比2020年增2.4萬噸,增5.3%。綜合產值1071.1億元,較2020年增69.7億元,增6.9%,其中農業產值209.9億元,比上年增13.3%;二產產值714.9億元,增92.3%;批發零售環節增加值146.2億元,加工產值與農業產值比值為3.4:1,加工布局進一步優化。
2021年全省成品茶產量37.4萬噸,較2020年增5.3%,茶類品種齊全,以普洱茶、紅茶、綠茶為主。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毛茶價格稍有提升,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茶農的收入。茶農來自茶產業人均收入達4708元,較2020年增加658元,產業效益增長助力鄉村振興作用初現。
全省產茶州(市)中,以普洱、臨滄、西雙版納3個茶區最為集中,3個茶區茶園面積達487.8萬畝,占全省茶園總面積的65.92%;臨滄、普洱、西雙版納茶葉總產量占全省總產量的70.33%,茶葉總產值占全省總產值的73.43%。
重點縣區茶產業建設快速推進。隨著“一縣一業”示范創建的帶動,云南30個產茶重點縣區茶產業綜合產值達764.9億元,占全省茶產業綜合產值的71.2%。
品牌化水平進一步提升。云南茶葉評價檢測溯源中心持續開展茶葉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建設,先后為40余家茶企,近1000款產品實現“云茶標識”一品一碼。
2021年“普洱茶”品牌價值達73.52億元,位居“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品牌價值第二位。云南普洱茶被納入第一批《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歐洲聯盟地理標志保護與合作協定》互認互保范圍,地理標志保護有新突破。
“文化+旅游+科研+康養+特色產業”文旅項目有成效。鎮沅縣按板鎮羅家村入選農業農村部第十一批全國“一村一品”(茶葉)示范村鎮,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中華普洱茶博覽苑成功申報為國家4A級、3A級旅游景區,茶產業三產融合發展初見成效。
云茶消費線上線下融合加速,據天貓數據統計:云南普洱茶線上銷售保持連續3年增長。據2021年天貓行業店鋪數據,排名前10的普洱茶電商,累計銷售普洱茶6.6億元。
綠色食品工程見成效。2021年落實2020年度綠色茶園及茶產品、有機茶園、有機茶產品、地理標志等獎勵主體184個,2021年共有182個主體申請。連續4年進行“10大名茶”評選,并對獲獎產品進行表彰。
云南省有機茶園認證面積及獲證產品連續8年(自2015年開始)均居全國之首。生態、綠色、有機茶園面積達542.4萬畝,占全省茶園面積的72.4%。2021年鳳慶縣48.87萬畝茶葉基地達到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茶葉)標準化生產基地創建要求。勐海縣、雙江縣、景洪市等茶葉重點縣標準化生產基地創建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