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觀察 > 正文

科研人員在西藏墨脫發現新種油瓜 該種油瓜已全部進入果期

南瓜、西瓜、冬瓜、苦瓜等瓜很常見,而蔡氏油瓜還是頭一回見。9月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獲悉,科研人員于2020年7月在西藏墨脫縣發現類似油瓜的果實,今年5月底至6月初再次在墨脫采集到雌雄花和成熟的果實,得以確認它是一種新的油瓜。2020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園林園藝中心工作人員參與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調查墨脫縣境內的墨脫百合等6種珍稀瀕危植物。在調查過程中,工作人員發現一位農民背著類似油瓜的果實回家,果皮上有20條棱。工作人員心生好奇,但當時已是7月,該種油瓜已全部進入果期,遺憾沒有采集到花。

今年5月底至6月初,工作人員再次前往墨脫,開展墨脫百合的野外回歸和珍稀瀕危植物的調查,有幸采集到了雌雄花和成熟的果實。切開后發現,這種油瓜與已知曉的油瓜具有明顯區別:雌花具有5裂的柱頭;子房外有20條棱,5心皮;每心皮具有2個彼此分離的胚珠;成熟的果實具有10高10矮的棱,含有10粒種子,種子為單粒種子,絕不為復合種子。這些形態特征與已知的油渣果和有棱油瓜有顯著差異。通過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確認該油瓜為一新種。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第一任主任蔡希陶,曾于20世紀60年代開展油渣果屬植物的相關研究工作。為紀念蔡希陶先生,工作人員將該新種油瓜命名為蔡氏油瓜。

蔡氏油瓜在墨脫縣境內發現有100余株,同時在緬甸北部葡萄地區也有分布,目前該種的野外分布情況和數量都不清楚。

近年來,研究人員在我國熱帶地區開展了大量的野外實地調查,發現3種油瓜,分別為油渣果、有棱油瓜和蔡氏油瓜,在我國均有分布。目前,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已成功保育了這3種油瓜。

關鍵詞 珍稀瀕危植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第一任主任蔡希陶 緬甸北部葡萄地區 墨脫百合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