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5日,云創數據(835305.BJ)發布了關于接待機構投資者調研情況的公告。公告顯示,南京云創大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于2022年9月1日接待了2家機構的調研,分別是山西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景順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調研的主要問題及公司回復概要如下:
問題1:公司上半年業績情況如何?
回復:公司上半年業績受到一定影響,公司當時策略性地選擇了加大研發投入,積極修煉“內功”,構建更強的綜合實力壁壘。
二季度以來,生產經濟逐漸復蘇,公司業績穩步回升,二季度營收、凈利潤都有大幅增長,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了約30%和90%。
問題2:公司大數據存儲業務的主要優勢和特點有哪些?
回復:云創數據大數據存儲業務主要關注的是大容量、低耗能和耐久性,公司向客戶提供的是大數據存儲軟硬件產品,針對市場領域中十分龐大的數據存儲需求,公司自主開發的cStor超低功耗云存儲系統搭載低功耗處理器開發的64位超低功耗硬件平臺,可為用戶提供超低功耗、高密度的云存儲服務,單個國標尺寸機柜(42U)最大容納5,300TB存儲容量,功耗低于9,500W,支持萬億級文件規模,為客戶構建高密度、低能耗、高可靠的大數據存儲解決方案。
公司大數據存儲產品先后獲得了南京市優秀發明專利獎、江蘇省重點技術創新項目計劃、江蘇省優秀軟件產品獎(金慧獎)、江蘇省優秀版權作品二等獎等榮譽。
同時,公司自研了“超安存”技術架構,通過高速編碼算法可以實現任意損壞一半節點也不影響數據的完整性,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問題3:公司大數據存儲和智能處理業務的占比情況如何?
回復:根據公司半年報披露數據,上半年大數據存儲業務的收入占比約28%,大數據智能處理業務的收入占比約72%。
問題4:公司服務的行業很多,項目交付是偏定制化還是可復用的?
回復:云創數據一直十分注重產品的可復用性,在項目應用領域中,公司面向不同行業推出的產品及解決方案在行業中具有高可復用性。
例如提供數據存儲系統、視頻大數據平臺等,項目中使用的都是公司的成熟技術產品,也可以集成到第三方系統中實現統一交付,具有較高的通用性。
問題5:公司現階段的銷售渠道分為直接銷售、經銷商銷售、系統集成商銷售,2018-2020集成商銷售占比分別為61.63%、45.27%、52.56%,未來公司如何看待系統集成商銷售?
回復:“被集成”一直是公司的市場策略之一,除了公司直接面向客戶之外,通過系統集成商可以進一步擴大公司與最終用戶的接觸面,有助于公司的市場拓展。
隨著公司技術實力及市場知名度的不斷提升,最終客戶和系統集成商對公司的認可度進一步深化,在一些大型項目中,系統集成商更愿意選擇將云創數據的軟件或產品集成到整個項目中,實現對最終用戶的統一交付。
目前公司系統集成商占比超過50%,未來這一比例可能還會略有提高。同時,公司也一直十分重視自身銷售渠道的建設,不斷構建市場人才團隊,強化直接銷售渠道。
問題6:公司目前主要營收來自政府相關領域,為了除了在toG方面持續發力,是否有其他的布局計劃?
回復:公司在依托自身現有大數據存儲與智能處理優勢的基礎上,正積極在toB和toC領域持續發力,例如:圍繞機器視覺、缺陷自動檢測、工業機器協同優化的尖端工業智能板塊;面向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青少年編程的在線教育板塊等。
同時,在toG領域,除了不斷深化現有的政府和公安業務領域外,也正在對地震大數據處理、碳排放監測等領域布局。
問題7:目前公司的工業智能制造相關業務開展情況如何?對于這些新領域預計需要多久的市場培育期?
回復:公司工業智能制造業務是最近一年內新推出的業務形態,主要是針對現有工業智能化領域中難以實現的那一部分,因此稱為尖端工業智能,如:針對汽車沖壓件及復雜構件、鋰電池、集成電路表面瑕疵自動檢測等。
目前該領域已經有了一定的業績體現,正在順利推進,一般新領域的培育期會在1-2年左右,具體也需要結合當時行業和市場的實際情況。
問題8:目前公司的在手訂單情況如何?公司的項目周期一般是多久?對今年第三、第四季度的業績情況有何預期?
回復:根據云創數據對北交所2021年年報問詢函的回復,截止6月10日在手訂單金額約1.58億元。公司從項目投標到最終落地驗收,一般周期是3-6個月。
公司項目一般較為集中于第四季度,公司也持續在教育、工業智能、地震大數據等領域發力,減少不利因素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