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深度報道 > 正文

云南企業應守住中國咖啡市場 咖啡發展不要急于出口

“應該讓國內外消費者知道,中國有自己的好咖啡,就在云南。要讓云南咖啡真正走向國外,走向世界。”自7月下旬起,北京科技大學“滇遇咖妃實踐團”成員,在云南開展了為期兩周,以云南小粒咖啡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矣思錦、魏新、張瑞芯、周嘉藝、燕忠濤、李嘉烔、寧津、聶鋒、徐子桐、史思怡、蘇薪昊11名同學以社會實踐活動方式,推介云南咖啡。

經過兩周的交流探訪,11名“滇遇咖妃實踐團”的成員對云南咖啡產業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提高云咖知名度

必須要有一款成功的商業咖啡

《一點就到家》電影的熱播,讓云南小粒咖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但大多數人依舊對小??Х攘私馍跎?,且大部分消費人群更偏向于購買國外品牌咖啡。本著“讓云南咖啡走出去,讓中國咖啡走出去”的想法,同時懷著將云南小??Х葞霃V大年輕人視野的期望,“滇遇咖妃實踐團”在云南尋訪了多位行業專家。

8月1日,“滇遇咖妃實踐團”成員拜訪云南普洱小凹子莊園廖世豪。廖世豪認為,咖啡的好壞,其實取決于大眾的認知。“每個人的品味、喜好不同,對于一杯咖啡的評價自然也不同。如果要真正提高云南咖啡的知名度,云南應該做出一款成功的商業咖啡,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咖啡的地位。”廖世豪建議游客,在咖啡豆成熟的每年10月—12月期間,到小凹子咖啡莊園體驗。“這時可以品嘗到最美味的咖啡,還能親身感受到采摘、加工咖啡的過程,感受云南咖啡的魅力。”

實踐團成員們還線上參觀了捷品咖啡有限公司的咖啡加工廠房與設備,對咖啡的加工流程有了更直觀的了解。

云南咖啡產品

應走“特色咖啡”銷售路線

8月4日,實踐團拜訪了云南咖啡行業協會的李功勤。李功勤向實踐團成員介紹了國內咖啡產業的發展情況——中國咖啡產業發展至今已有60余年;目前,國內咖啡產業正處于一個井噴階段。

李功勤認為,未來云南咖啡應走“特色咖啡”而非“精品咖啡”的銷售路線,這條道路可以擺脫“精品咖啡”定義不明等問題。“你有檸檬的酸,我有玫瑰的香,這樣一來,在銷售時既有特色品質宣傳,又能減少和其他商家的競爭,大家都能夠賣出咖啡。”

對于“云南咖啡產業是主要對內還是主要對外”的問題,李功勤認為,云南咖啡還是應該依托國內市場,行業及主管部門要引導生產商建立自己的咖啡品牌,而不是一味出口咖啡豆。之所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為“產量和品質上的確都處于弱勢”。從產量看,世界幾十個國家每年生產的咖啡在1000萬噸左右,而云南咖啡每年產量約為10萬噸,只占世界咖啡年產量的1%—2%,份額很小。從品質看,云南種植的大部分是卡蒂姆種小粒咖啡,相較于藍山和瑰夏,品質也不算頂尖。

李功勤認為,企業應守住中國咖啡市場,不要急于出口。“咖啡只要出口,便要受國外交易所定價限制,往往定價很低。同時,出口的云南咖啡還會被冠以外國咖啡之名,再被高價買回國內,有的甚至只賣到了自貿區,經加工包裝后又成了所謂的進口貨。”

李功勤建議實踐團的成員們,在力所能及的領域幫助云南小粒咖啡發展。”比如研究咖啡的其他應用途徑,增加附加值。再比如,利用咖啡加工過程中的廢料,像咖啡果皮、果碴等,將這些廢料做成副產品,如國外的咖啡面膜、咖啡杯子等,使咖啡產業價值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 卡蒂姆種小??Х?/a> 北京科技大學 云南咖啡 一點就到家 云南小??Х?/a> 滇遇咖妃實踐團 讓中國咖啡走出去

熱門資訊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