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經濟 > 正文

世界快資訊丨印度大米禁令影響幾何? 野村:菲律賓和印尼將是亞洲最大“受害者”

財聯社9月19日訊(編輯 卞純)為了保障國內糧食供應,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國印度已經自9月9日起對部分品種的大米征收20%的出口關稅,并禁止碎米出口。野村證券(Nomura)近日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此舉將在整個亞洲產生廣泛的影響。

野村證券表示,印度大米禁令對亞洲的影響將是不均衡的,菲律賓和印尼將最容易受到禁令的打擊,其他亞洲進口國所受影響將較小,而泰國和越南則有望從中受益。


(資料圖片)

印度約占全球大米貿易的40%,出口至150多個國家,主要是亞洲和非洲國家。據相關數據,印度2021年出口了2150萬噸大米,比泰國、越南、巴基斯坦和美國這四大大米出口國的出口總量還要多。

野村證券表示,由于低于平均水平的季風降雨影響了收成,截至9月2日,印度大米產量同比下降了5.6%。

該行首席經濟學家Sonal Varma指出,對印度來說,7月和8月是降雨“最關鍵”的月份,因為這幾個月決定了水稻的播種量。她補充稱,今年7、8月季風降雨不穩定導致大米產量減少。

Varma表示,西孟加拉邦、比哈爾邦和北方邦等印度主要稻米產區的降雨量(較平均水平)少了30%到40%。盡管降雨量在8月底有所增加,但“水稻播種越晚,產量下降的風險就越大。”

菲律賓和印尼將是最大“受害者”

野村證券表示,印度政府最近宣布,在6月至10月的西南季風季,該國大米產量可能減少1000-1200萬噸,同比下降7.7%。

該行表示,菲律賓是亞洲大米價格上漲風險最大的國家,因為該國大米消費需求的逾20%依賴進口。

根據統計數據平臺Statista的數據,作為亞洲最大的大米凈進口國,大米及大米產品在菲律賓食品CPI籃子中所占比重為25%,為亞洲最高水平。

菲律賓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該國8月份的通脹率為6.3%,高于央行2%-4%的目標區間。印度大米出口禁令或將令菲律賓通脹進一步升溫。

印尼可能是亞洲受印度大米禁令沖擊第二大的國家。野村報告稱,印尼2.1%的大米消費需求依賴進口。根據Statista的數據,大米在印尼食品CPI籃子中約占15%的比重。

對于亞洲其它國家來說,所受的打擊可能很小。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貿易地圖(Trade Map)的數據,2021年,新加坡所有的大米都依靠進口,其中28.07%來自印度。

但Varma指出,新加坡不像菲律賓和印尼那樣容易受到沖擊,因為“大米在該國CPI籃子中的比重非常小”。新加坡的消費者傾向于把“更大一部分”支出花在服務上,這是高收入國家的典型情況。

泰國和越南或從中受益

印度大米禁令也可能令一些國家受益。

野村證券指出,作為世界上第二大和第三大大米出口國,泰國和越南最有可能從中受益。大米進口國最有可能轉向這兩個國家填補缺口。

根據研究公司Global Information)7月發布的一份報告,2021年,越南大米總產量約為4400萬噸,出口收入為31.33億美元。Statista數據則顯示,泰國2021年生產了2140萬噸大米,較前一年增加了218萬噸。

隨著出口增加,加上印度禁令給大米價格帶來上行壓力,泰國和越南的大米出口總價值將增加。Varma指出,任何目前從印度進口大米的國家都將尋求從泰國和越南進口更多大米。

關鍵詞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