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深度報道 > 正文

第二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舉辦 讓非遺和消費者生活深度融合

盛夏的海南,碧海藍天,空氣仿佛都是熾熱的。

7月25日至30日,第二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簡稱消博會)在海南省海口市舉辦,會場內隨處可以感受到來自消費、合作的熱度。

信心的味道:香噴噴

走進云南館,300多平方米的空間內,人頭攢動。每個展位前,洽談、對接、展示,參展商和觀展方忙得不亦樂乎。怒放的玫瑰、多姿的繡球、優雅的百合……楊月季園藝有限責任公司精心布置的鮮花展示,成為現場眾多專業觀眾和海南民眾的打卡點。

該公司行政助理童譯介紹,此次參展帶來了30多個品種的花卉,不僅有自家企業培育的品種,也有不少來自云南“十大名花”花企。借助消博會平臺,希望讓更多客商了解云南的鮮花產業和技術實力。

“長期以來,我們的花卉銷往了日本、澳大利亞、法國等市場。這次參加消博會,不少海口企業也前來咨詢對接,讓我們打開了一個新的市場。”童譯說,參展期間,詢問新品種研發、了解花卉養護知識的專業觀眾和普通觀展者不在少數。通過參加這個全國唯一的以消費精品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讓企業有了更多開拓國內、國際市場的信心,之后會繼續做好鮮切花領域和專利品種的研發,呈現更多新、優、特的產品。

別樣的煩惱:甜蜜蜜

“帶來的樣品展示,本以為能滿足三四天的量,沒想到第二天就分發完了。”從紅河云上梯田食品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張洪凱“抱怨”的“甜蜜煩惱”中,不難看出其產品的受歡迎程度。

這家成立于2014年的企業,專注于枇杷、秋梨等產品,近年來在“果子”上不斷做出新文章。張洪凱說,自己也因此得名“枇杷哥”。目前,企業有枇杷膏、秋梨膏、果糕等7種產品,根據消費者的新需求,也還在不斷研發、上新。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張洪凱表達了對線下展會的重視。剛剛參加完在昆明舉行的2022中國國際旅游交易會(簡稱旅交會),他又馬不停蹄到海南參加消博會。“其實,我們早已開設了線上銷售渠道,覆蓋了天貓、淘寶、抖音,產品大量銷往北京、南京等城市。但線下參展,每次都能有不一樣的收獲。”

旅交會上,他發現了旅游商品、旅游消費的新趨勢。來到消博會,更多觀察到了全國各省區市、各個國家和地區在打磨消費精品方面的心思。“從包裝到產品本身,到產品內在的文化故事講述,細分多、定位準、故事講得好,非常值得學習。來之前,給自己的產品打70分。來之后,發現果子深加工產品還有很多方面需要提升和修煉。”

消費的升級:興沖沖

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謀艾萊克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09年,原本是一家從事蜜餞生產的企業。2020年,公司轉型生產凍干水果,目前已逐漸形成規模。“本次參加消博會,我們想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客商與消費者,展示全新的產品。”公司總經理黃鈺婷高興地說。

消博會現場,企業準備了兩個品牌的多款凍干水果產品,包括脆干蘋果、凍干火龍果、凍干香蕉、凍干青棗等等。據黃鈺婷介紹,除了蘋果選自昭通以外,目前公司所有的水果原料都來自元謀本地。“元謀氣候干熱,是云南重要的水果和蔬菜生產基地。這里的水果產量大、品質好、糖分含量高,非常適合制作凍干水果。”

談到從蜜餞到凍干水果的轉型,黃鈺婷認為,隨著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的提高,人們對于水果的期待已不局限于營養、新鮮程度和甜度,原料天然、包裝新穎、方便攜帶等要素正成為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新要求。因此,在她看來,包括凍干水果在內的水果加工新方式,未來將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睞。

文化的融入:美滋滋

“這次,我們帶來了皮夾、布包、掛畫等多款手工刺繡產品,讓消費者近距離感受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之美。”楚雄州大姚縣咪依嚕民族服飾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咪依嚕)的巧思,讓消費者能把云南非遺穿上身、裝進包、放入家中,讓非遺和消費者生活深度融合。

展位負責人、公司工作人員趙楚翹介紹,咪依嚕成立于2009年。多年來,公司一直致力于云南少數民族特色商品,特別是彝族服裝、飾品的開發與推廣,并積極參加旅交會、中國—南亞博覽會等各類展會,產品深受省內外客戶歡迎。“消博會不僅提升了我們產品的可見度、認知度,對于擴大與其他企業的交流與合作也有不小幫助。”趙楚翹介紹,消博會開幕以來,國內多個省區市的展商和消費者前來參觀與咨詢,有的對產品的設計細節感興趣,有的則希望洽談合作。

未來,咪依嚕期待繼續加強與國內相關企業的合作。“希望通過推出聯名款非遺產品等方式,提高商品的附加值,也讓更多人認識并且喜歡上云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趙楚翹說。

關鍵詞 手工刺繡產品 楚雄彝族自治州 元謀艾萊克食品 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 咪依嚕民族服飾制品

熱門資訊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