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深度報道 > 正文

云南普洱打造綠色經濟發展樣板 產業園區實現稅收27.98億元

黨的十八大以來,普洱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保護與發展齊頭并進,綠色產業提檔升級,美麗顏值變成經濟產值,先行探索創新示范,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創造了更多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綠色經濟發展經驗和樣板,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建設取得豐碩成果。,創新體制機制 ,先行探索試驗示范。

2013年普洱市獲批建設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經過多年先行探索,綠色經濟從試驗走向示范。2021年,普洱市發改委聘請國家宏觀經濟研究院對普洱市建設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進行評估,認為普洱市已全面完成規劃目標,重點工作示范性突出,建設規劃指標情況良好,所形成的經驗做法可為國內其他同類型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普洱率先推行綠色經濟考核,將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納入全市綜合考核,推動GEP與GDP雙核算、雙運行、雙提升;引進國際前衛的GEP和TEEB(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評估體系,用貨幣化形式直觀核算出綠水青山的“含金量”;推行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實行離任先查環保賬、生態賬,讓領導干部戴上生態保護“緊箍咒”……一項項體制機制創新,形成了綠色經濟發展的普洱樣板,綠色發展的制度體系發揮出強勁活力。

普洱設立了全國首支綠色經濟發展基金,募集基金22.5億元。為生物多樣性保護、脫貧攻堅和綠色產業發展注入了金融支持。積極穩妥推進碳匯項目開發,清水河思茅松人工林碳匯項目成為全國第一批、云南省第一個以增匯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為目標的非營利性森林經營增匯減排試點項目;思茅區龍潭鄉老魯寨“云游碳匯”扶貧項目開創了生態補償與扶貧相結合的新模式;云景林紙公司碳匯造林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備案,獲批貸款600萬元,成為全省首筆林業碳匯質押貸款項目;泗南江普西橋、三江口水電站CDM(清潔發展機制核證減排)項目,七期碳減排核查全部獲得聯合國簽發。

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普洱努力建設成為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的樣板、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的典范、創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標桿。

發展綠色工業 構建綠色產業體系

十年來,普洱市緊緊圍繞建設特色生物、清潔能源、現代林產、休閑度假四大產業基地,大力實施存量經濟綠色化改造和增量經濟綠色化構建,不斷推動產業結構變新、模式變“綠”、質量變優。

把工業經濟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建設綠色工業園區,大抓產業、大興實體。目前全市共有思茅、景谷兩個省級園區。其中,云南思茅產業園區規劃面積30平方公里,包括木乃河、蓮花、南邦河、寧洱四個片區;云南景谷產業園區規劃面積13.73平方公里,包括北區塊、中區塊、南區塊。進一步優化了園區空間布局,規劃范圍內不涉及永久基本農田、生態紅線,充分與城市開發邊界相銜接,園區總體規劃實現“多規合一”,為園區可持續發展打牢基礎。工業園區現已吸納270多戶企業入駐,“十三五”期間,兩個產業園區累計實現稅收27.98億元,占全市工業累計實現稅收的33.7%。

依托產業園區,發展綠色工業,把工業基礎打牢、底盤做大、質量搞優,普洱已形成以礦產建材、綠色食品、林產工業為主,生物醫藥等產業為補充的綠色工業發展集群。

現代林產業由資源型向加工型轉變,是普洱綠色工業賦能綠色經濟的縮影。目前,全市省級林產龍頭企業35戶,產品品類20多種,建成集林板、林化、林漿紙為一體的林產工業體系。景谷林產工業園區被列為全省唯一的國家綠色產業示范基地,云南云景林紙紙漿產能從每年10萬噸提升至30萬噸;生活用紙產能從每年3萬噸提升至6萬噸,成為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紙漿生產企業。2021年,全市林業總產值達到368.3億元,比2012年增長了2倍。

“我們將以建設國家級林業產業示范園區為載體,以林(竹)漿紙、林板家居、林產化工等為重點,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加快推進林漿紙一體化項目、林板家居一體化項目建設,建設千億級產業集群。”普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周思達說,一是以景谷林漿紙一體化產業園為依托,發展林(竹)漿紙產業,打造生活用紙、工業用紙、包裝用紙、特種用紙全產業鏈條生產加工基地,拓展紙產品市場領域,著力提升造紙產業發展速度。二是以寧洱林板家居一體化產業園、瀾滄現代林業產業園為依托,做大做強林板家居產業,提升現有產品檔次和發展質量,延伸產業鏈,加快推動配套產業發展,培育以家具、地板、木門、桌椅等為特色的精深加工產業集群。

健全產業體系、完善特色產業鏈,普洱綠色工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十三五”期間,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9%,綠色GDP占比達96.4%。

“綠色引擎”驅動招商引資提質提速,助推高質量發展。今年上半年,新增項目46個,全市國內合作項目達182個,引進市外到位資金261.7億元,同比增長6.4%,增速扭負轉正。其中,省外到位資金190.9億元,同比增長10.3%。市場主體凈增1.7萬戶,同比增長32%。隅田川咖啡深加工、科大訊飛“三醫聯動”等項目即將落地,與上海金光集團、紅星美凱龍等企業簽訂合作協議。茶、咖啡、林業、肉牛、生物藥、菌草等產業項目相繼落地,綠色產業體系更加完善。

2013年普洱市獲批建設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

2021年評估認為完成規劃目標

設立全國首支綠色經濟發展基金 募集基金22.5億元

“十三五”期間

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9%

綠色GDP占比達96.4%

2021年

全市林業總產值達到368.3億元

比2012年增加了2倍

關鍵詞 云南思茅產業園區 特色生物 清潔能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普洱綠色經濟 林業總產值 綠色經濟 綠色產業體系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