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城最有七夕氛圍的地方,當屬斗南花卉市場,而且這浪漫氛圍已持續了半個多月,在七夕節當天達到了頂峰。8月4日,斗南花卉市場里擺放著各式包裝精美的禮品鮮花,鮮花銷售量價齊升。線下拍賣 交易量和成交均價與往年持平,走進斗南花卉市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禮品花好賣,造型花也好賣。”經營著小花攤的張老板一邊給顧客遞上一把造型花束,一邊講解花束上的彩燈開關在哪里。據他介紹,市場中銷量最高的當屬玫瑰,11朵紅玫瑰是最受歡迎的禮品花束類型。
與前幾天銷售鮮花給本地花店、花商的場景不同,七夕節當天,鮮花交易進入熱銷模式,以搭配好的歐式花束、禮盒花、造型花等為主,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
七夕節期間,鮮花價格相較日常時段有所上漲。20朵的“藍色妖姬”玫瑰售價98元;“弗洛伊德”玫瑰因其玫紅的花色和獨特的花型成了市場的“新貴”,20枝售價超過200元。禮盒花卉價格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
昆明斗南農產品拍賣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張嫻告訴記者,從7月12日進入七夕花市備貨期開始,花卉交易量價齊升。花卉日均拍賣成交量220萬枝左右,整個7月的拍賣成交量超過4500萬枝。不僅如此,從鮮花拍賣成交價格看,紅玫瑰價格2.78元/枝、白玫瑰3.45元/枝,比平時0.6至1元/枝的拍賣均價高出許多。
作為花卉市場的風向標,昆明花拍中心的拍賣交易量也說明了市場的火爆。“7月25日至8月3日,日均拍賣成交量近700萬枝,高峰時接近800萬枝。”昆明花拍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從數據來看,今年七夕節,花卉交易量、成交均價與往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拍賣價直接影響終端銷售價。張嫻表示,進入終端銷售市場后,玫瑰花價格會根據不同區域呈現不同的漲幅差異,本地市場銷售價格會比拍賣價高出0.6至1.5元。而玫瑰花到了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后,零售價格會比拍賣均價高出兩三倍。
除了主角玫瑰花外,滿天星、尤加利等配花價格也跟著上漲。不過,在從業人士眼中,從數據來看,今年七夕節花價還算“親民”。
線上交易 日均成交量在300萬枝左右
從今年七夕節的銷售情況來看,斗南花卉交易復蘇勢頭強勁。隨著鮮花交易的持續回暖,從七夕節開始,斗南正式進入下半年花卉銷售旺季。
花卉銷售在黃金檔表現優異,業內人士通過今年七夕節的火爆察覺到市場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花農打開手機修改價格,上架鮮花;全國各地的花店、采購商下單完成采購。快速、靈活的花卉電商交易正在縮短花卉從花田到消費者手里的時長。昆明花易寶科技有限公司運營中心負責人楊燕洪告訴記者,今年七夕期間,通過電商平臺交易的花卉日均成交量在300萬枝左右,創下新高。新型交易方式不受交易場所限制,花農無論在玉溪還是在通海,在花田里就可以把花賣完。
電商平臺鮮花交易方式催生著鮮花市場的變化。在楊燕洪看來,日常鮮花銷售量和節假日鮮花銷售量的差距越來越小正說明了這種變化。“電商平臺的出現讓拿貨、出貨變得簡單、便利,家庭用花消費需求持續增長。”
銷售終端的需求倒逼著鮮花種植端發生巨大改變。昆明花拍中心相關負責人注意到,今年七夕節,新型無土栽培的高品質花卉的品質和產量都有明顯提升。“不管是日常交易還是高峰期交易,花卉行業一直以來都是‘好花有好價’。同一個品種的花卉,最高等級的和最末等級的價差非常大。”在這位負責人看來,市場需求促進了種植端的品質升級和產業升級。
延伸閱讀
美團外賣發布《浪漫經濟消費數據報告》
大家最愛送玫瑰
通過大數據,我們一起來看七夕浪漫經濟呈現的新趨勢。
來自美團優選的數據顯示,8月3日,平臺售賣的鮮花、綠植訂單量環比增長約300%,玫瑰花訂單迎來銷售高峰。鮮花原產地昆明的七夕鮮花呈產銷兩旺態勢,不僅通過社區電商遠銷全國2000多個縣(市、區),在昆明的銷量較7月日均上漲120%。數據顯示,七夕期間,昆明用戶最喜愛的商品包括紅玫瑰花束、玫瑰夢境禮盒、碎冰藍玫瑰花束。
據美團外賣公布的數據,截至七夕節當天14時30分,昆明美團外賣鮮花銷量同比上漲近40%,環比上周增長近2500%。
來自餓了么的數據顯示,今年七夕前夕,昆明預訂鮮花外賣的訂單量同比增長3倍。七夕期間,全國異地鮮花外賣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4倍,外賣的便利性也讓“直男”更懂浪漫。今年七夕期間,通過餓了么憑條下單鮮花外賣的用戶中,上海男性消費者占比超過七成。
七夕節當天,美團外賣發布了《浪漫經濟消費數據報告》,對比分析“2·14”“5·20”“七夕”等浪漫節日訂單數據后發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在節日當天買禮物。首個送禮高峰為凌晨0—1時,9—11時成全天送禮高峰段,節日當天夜間訂單占全天訂單量的15%。結合訂單情況及用戶搜索關鍵詞來看,浪漫型節日中,最受用戶歡迎的商品排序分別為:玫瑰、巧克力、口紅、香水、護膚套裝、零食花束、剃須刀、電動牙刷、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