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珍稀荷花“大灑錦”、白色并蒂蓮、紅色并蒂蓮、多種千瓣蓮競相開放,讓文山普者黑國家5A級旅游景區賺足了眼球。
數據顯示,今年7月1日至26日,普者黑景區共接待游客14.9萬人次、實現旅游直接收入1791.9萬元,較6月份分別增長10.8萬人次和1457.5萬元。如今,山青水綠景美的普者黑已成為眾多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近年來,丘北縣加大了普者黑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實施了一系列保護措施,普者黑濕地的保護與生物多樣性修復取得了顯著成效,呈現出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喜人景象。
長期以來,丘北縣各族兒女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普者黑湖。2010年、2016年先后成立了丘北縣濕地保護管理所和普者黑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開展對普者黑濕地的保護、治理與恢復工作。
據普者黑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副局長孫樹金介紹,在實施生態環境保護治理過程中,丘北縣在普者黑濕地采取了“退田還湖、退耕還濕、退塘還濕”等一系列措施來強化濕地的保護與恢復。同時,開展保護區內魚塘清理整治工作,對普者黑湖泊流域涉及的所有魚塘進行排查、清理整治;開展餐飲住宿專項整治行動,建設了一系列污水處理設施,實施雨污分流,有效防止污水流入普者黑湖,從源頭上控制了普者黑流域的水體污染。
“我們還實施了普者黑湖湖濱帶建設工程,目前完成了3.5公里的湖濱帶污水管網鋪設,3公里步道及綠化建設,生態修復綠植面積達6000平方米,有效改善了湖泊濕地生態,提升了周邊生態環境質量,豐富了生物多樣性。”孫樹金說。
在7月19日召開的“云南這十年”系列新聞發布會·文山專場發布會上,文山州主要領導介紹了普者黑的變化,“普者黑湖一度出現過Ⅳ類水,通過開展‘湖泊革命’,持續加強普者黑湖保護治理,今年國控普新橋斷面1—6月水質綜合評價為Ⅱ類,比去年提高了一個類別”。
隨著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逐步加強和一系列實體生態工程的實施,普者黑濕地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丘北縣也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加快特色旅游村寨、美麗鄉村建設步伐,發展鄉村旅游休閑度假產業,逐步形成旅游帶動型產業鏈。文化和旅游事業已成為丘北縣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抓手、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和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的有效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