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社區 > 正文

東川區阿旺鎮海科村:“黨建引領+整村授信”助力肉牛產業發展

近年來,東川區阿旺鎮海科村黨總支緊緊圍繞產業發展引領鄉村振興,產業興旺帶動群眾增收目標,充分發揮轄區資源優勢,狠抓產業結構調整,通過“黨總支+合作社+大戶+農戶”的發展模式,走出一條立足農村實際、符合群眾意愿、帶動產業發展、實現群眾增收的肉牛產業發展路子。海科村肉牛養殖歷史悠久,目前肉牛共計存欄1400余頭,年產值850萬余元。全村有肉牛養殖大戶25戶,具有一定的養殖、繁殖、防疫技術經驗。村組干部團結務實,不斷激發群眾內生動力,提高農民養牛積極性。

阿旺鎮畜牧辦和村黨總支牽頭領辦的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堅持每月免費為養殖戶提供政策解讀、技術指導、疾病診療等服務,讓村民在養殖路上既有“名醫生”,又有“土專家”。通過抓少數帶多數、抓大戶帶散戶,海科村養殖戶覆蓋面不斷提升,逐步形成了“有主導產業支撐、有穩定收入來源、有持續增收渠道”的肉牛產業發展新格局。

在東川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的支持下,海科村堅定不移走“黨建引領+整村授信”發展模式,有效解決了全村肉牛產業發展的融資難題,為產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

目前,東川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對海科村綜合授信額度為3000萬元,為海科村提供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小額扶貧貸款和個人生產經營性貸款等項目。截至2022年7月末,共向海科村21戶農戶發放貸款105萬元。

海科村還通過育肥肉牛賺差價、培育牛苗增收入、循環經濟節成本等方式,積極探索多渠道增收路徑。據村黨總支有關負責人介紹,通過購買架子牛育肥4至8個月后再售賣,每頭牛利潤可達8000元至10000元左右。通過飼養母牛和種牛,繁殖小牛后進行售賣,也能給農戶增加一筆不小的收入。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大力抓好飼草“種、管、收、貯、用”等關鍵環節,形成了肉牛養殖—牛糞加工—肥料還田—青貯飼料種植—肉牛養殖的循環產業鏈,既解決了農民種植青貯飼料的銷路問題,又大大降低了肉牛養殖的成本,還打通了畜禽糞污的還田通道,真正實現了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主導產業 云南東川 黨建引領 整村授信 肉牛產業發展 金融活水

熱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