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深度報道 > 正文

聚焦!“全國著名作家看云南”系列文學采風活動走進西南聯大

8月2日至3日,參加喜迎黨的二十大“全國著名作家看云南”系列文學采風活動的18位作家走進西南聯大舊址、聞一多舊居、朱自清舊居、云南陸軍講武堂,以及蒙自等地,觸摸歲月的痕跡,探尋云南歷史文化。位于云南師范大學校園內的西南聯大舊址,見證了抗戰期間西南聯大在滇8年多的辦學歷史。這里完整地保存了西南聯大原教室、西南聯大紀念碑、“一二·一”運動四烈士墓等歷史遺存14處,是保存西南聯大歷史遺存最完整、最集中的場所。“烽煙萬里踏征程,楨干移枝到春城;茅草為頂遮雨露,土泥作室聽書聲;笳吹弦誦依前彥,繼晷焚膏望后生……”西南聯大原教室里,作家們坐在聯大師生使用過的桌椅兩用的“火腿椅”上,靜靜聆聽講解員講述發生在這間教室里的“停課賞雨”故事。

北京大學教授、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李洱被聯大師生投筆從戎、保家衛國的精神深深打動。“教室里還保存著當時校舍的土坯墻、鐵皮頂,黑板兩側懸掛著西南聯大校歌和聯大師院院歌。當年西南聯大非常簡陋,辦學條件現在看來不可思議。但這里走出了一批民族的精英,這些事跡給一代代人啟示與激勵。”

“馮友蘭先生以‘貞下起元’預言中華民族歷經磨難必將復興,今天已經成為現實。”《小說選刊》副主編顧建平說,西南聯大的歷史展現的是愛我故土的家國情懷、天下己任的奉獻精神、讀書救國的自強意識,是中華民族精神譜系中的瑰麗色塊。

在盤龍區寶云社區聞一多公園內,藏著一棟昆明傳統“一顆印”民居建筑,這便是聞一多、朱自清舊居。1941年,隨西南聯大南遷昆明的清華文科研究所租下該房用于教學、研究和住宿。聞一多、朱自清等學者和研究所招收的研究生們先后在這里居住并從事教學研究活動。

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劉醒龍感慨道:“云南最寶貴的不僅有秀美的自然風光與多樣的民族文化,還有西南聯大的家國情懷與奉獻精神,在當下重溫西南聯大歷史、重走西南聯大路,能給人前行的巨大力量。”

在蒙自市碧色寨滇越鐵路歷史文化公園里,一條伸延到遠方的鐵軌把作家們帶進時光隧道,走進塵封已久的歷史,追憶歲月長河中的芳華。

“無論是西南聯大精神還是滇越鐵路的故事,都是值得文學創作挖掘的寶藏。”在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魯迅文學獎獲得者徐劍看來,云南是文學的厚土和圣地。云南文化極大的包容性體現在跨地域、多民族等各個方面,在這片熱土上孕育出來的文學,可以從云貴高原邁向更高更廣的地方。

關鍵詞 西南聯大紀念碑 全國著名作家看云南 聞一多舊居 朱自清舊居 云南陸軍講武堂 西南聯大原教室

熱門資訊